11月10日上午,全球精神健康上海论坛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联盟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在上海绿地万豪酒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WHO精神卫生与药物滥用部官员Vladimir
Poznyak,WHO精神卫生与药物滥用部高级项目官员Geoffrey M.
Reed,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精神卫生处处长王立英,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出席会议。来自黑龙江、海南、云南、江苏、新疆等地区的联盟代表和各级区域精神卫生中心代表300余人列席会议。著名节目主持人梦晓、陶淳担任会议司仪。 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在致辞中指出,精神卫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医疗卫生领域,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与各地医疗资源发展水平不平衡。从20年前与南通市紫琅医院(南通市精神病院)缔结医疗协作关系开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联盟不断发展,目前已与黑龙江、云南、贵州、新疆、海南、宁夏、广东和江浙沪等地30多家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展望未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联盟将站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创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新的医学运行模式,破解医改难题,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做出努力,创造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的新“上海模式”,让老百姓真正感到获得感、满足感。 专科联盟代表大庆市第三医院院长姜文海表示,领头羊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疑难病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大牌
”专家的入驻为二级医院、偏远地区的医院带来了技术的提高,专科联盟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同时对区域医院的医疗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提高作用。 现场,主持人就专科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采访了桂永浩、陈红专和徐一峰,了解到“多种形式,网络联动”使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更高效、更精准地破解“看病难”的问题,本着“大专科”医院牵头补短板,整合医疗资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联盟将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双向转诊、亚专科学科共建、多中心研究、人才培养、新技术推广、医院管理输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全方位交流。随着“医教协同”新精神的推进,精神卫生专科的教育投入、人才配套会不断更进,以提升学科吸引力,服务于日益提高的社会精神卫生需求。未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联盟将重点打造“四个共同体”,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精神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闻玉梅院士在会上指出,医联体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分级诊疗,让医疗资源服务实现公平、可及。就医不仅仅为了看病,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可以说,医联体建设发展,既是政策引导,也是大势所趋,大家应努力寻找利益共同点,最大化发展精神卫生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