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玉舫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发表
2014-08-06 浏览( 来源:健康研究所 
 撰稿:林良宇
 摄影: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Interleukin-17 Enhances Immunosuppress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研究揭示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可通过调节mRNA稳定性, 增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的免疫抑制功能,这对阐明IL-17与MSC在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探寻相关治疗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MSC是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的干细胞,易于分离获取。其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其它干细胞不具有的免疫调节能力。MSC有向创伤部位趋化的特性,定植于损伤部位的MSC与炎症微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参与塑造和调控局部免疫微环境,在免疫紊乱性疾病病理机制, 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MSC免疫调节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的“赋权(licensed)”。博士研究生韩晓燕的研究发现,IL-17作为促炎症因子中的“明星”分子,可以增强由IFN和TNF所诱导的MSC免疫抑制作用。IL-17的这种作用是通过提高MSC中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来实现的。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 A)诱导的肝损伤为疾病模式,研究明确IL-17和IFNγ、TNFα处理的MSC能完全治愈肝损伤。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IL-17可通过下调促mRNA降解因子-ARE/poly(U)-binding/degradation factor 1(AUF1),而增强iNOS mRNA的稳定性,形成炎症因子调控MSC免疫抑制功能的最大化。该研究首次揭晓了IL-17对MSC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全面阐释MSC免疫调节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和临床探索方向。

  研究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部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