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5c0332083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7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7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3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6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8ca332088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5c0332083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7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7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3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6a3332086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9/x_8ca3320888.jpg
2012-09-18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文/夏琳;图/夏琳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作为上海免费为西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免费治疗计划中的第一批,9月7日,15名来自日喀则地区的藏族患儿坐火车抵达申城。作为国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权威单位,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此次承担了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救治任务,共收治7名西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包括一名年龄最小、病情最重的患儿。9月12日,儿中心分别为其中5名患儿进行了心脏外科或介入手术。

  7名藏族先心病患儿入住儿中心后,医护人员便为孩子们手术治疗做起了积极的准备工作。由于儿中心此次承担了数量最多、年龄最小、复杂程度最高的医疗任务,在医院收治的7名患儿中,有6名患儿将进行心脏外科手术。为顺利开展治疗,儿中心组织包括国内实力最为雄厚的小儿心脏外科、心脏围术期监护、影像学及心超、心功能诊断、小儿麻醉等一流的医疗专家团队,为高风险的心脏手术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气温环境的不同,7名藏族患儿和家长在来到上海的头两天由于还不适应环境,出现了呕吐不适的症状。尽管在双休日,医护人员放弃休息,为他们提供了细致的照顾。在经过两天“醉氧期”的调整后,9月10日儿中心为患儿统一进行了验血、胸片、心脏彩超、磁共振等检查,当日下午,组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小儿影像诊断专家对7名患儿的病情进行会诊分析,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在7名患儿中,来自日喀则1岁6个月的白马格列是此次来沪治疗患儿中年龄最小的孩子,但他也是病情最重的,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畸形。专家们认为,外科手术有助于一次性根治白马格列的所有问题,但这也对儿中心心胸外科及其监护团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5岁的洛桑扎西影像检查显示,双动脉下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下纤维嵴、三尖瓣返流、升主动脉流速增快。专家表示,这样的病症单靠心内科和胸外科都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心内外科合作,以导管介入明确诊断,再通过外科手术根治其疾病。儿中心心脏中心打破学科壁垒,联合心血管内科和心胸外科于9月11日为洛桑扎西进行了介入检查,进一步明确了病情,为第二天的手术提供成功保障。

  经过精心和严密的术前准备,除1名患儿因身体还不适应,略有不适尚需观察外,另1名患儿需先做导管诊断外,其余5名患儿均在9月12日上午分别进行了手术或介入治疗。其中,5名患儿进行心胸外科手术,1名患儿进行心内科导管介入治疗。手术预计于上午12点前结束。

  为了让西藏患儿和家长感受上海生活的舒适方便,除了强劲的医疗保障之外,医院还专门配备了由医务社工参与的生活协作组。7名患儿和家长都将入住儿中心院内的招待所。招待所服务人员将为他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日常生活服务。

  早在一周前医务社工们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为了尊重西藏患儿及家长的民族习惯,社工们一早就开始学习起藏族的习俗,包括生活、语言和餐饮方面的禁忌,同时培训相关医护人员和生活服务人员。考虑到西藏患儿们对上海完全陌生,为了出行及生活的方便,社工们特地制作了上海交通地图、紧急情况联络卡,使孩子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所依靠。

  除此之外,医务社工还发挥专业特长。协助患儿及其父母解决社会心理层面的问题,包括环境适应(食宿、地理环境、文化、医院内部环境),情绪疏导(患儿及家长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获得各类支持性信息。社工也会参与医疗团队,做沟通的桥梁,及时向医疗团队反馈患者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