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刘教授追思会在儿童医学中心举行
2012-08-09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文/夏琳;图/夏琳 
 撰稿:雷雨
 摄影:

  8月9日清晨,唐纳德·刘教授追思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举行。儿中心党政领导、儿外科全体人员及其他医护人员、刘教授的生前好友近百人参加会议。追思会由儿中心党委副书记江帆主持。在安静的会场中央,刘教授慈祥、微笑的脸庞在白色神洁的玫瑰中显得那样祥和。曾经跟随刘教授学习、与刘教授合作过的同道、朋友们,一起细细回忆着共同走过和经历的岁月,追思着他的学术成就和为人之道。

    8月6日早晨,从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传来噩耗,上海市“千人计划”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特聘教授、儿外科外方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科系副主任、COMER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唐纳德·刘教授在芝加哥当地时间2012年8月5日上午,在密西根湖内抢救两名落水儿童时不幸溺身亡。两个孩子幸免于难,但刘医生终因体力不支,被大浪淹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获悉刘教授不幸罹难的消息后,各方领导、同道、朋友在第一时间发去唁电。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专程来电,嘱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转达他对刘教授家属的慰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和校长张杰专门来电表达了他们的悲痛和惋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院长陈国强也在第一时间向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发去唁电。

  追思会上,儿中心院长刘锦纷首先宣读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向芝加哥大学儿科系及COMER儿童医院发去的唁电。刘院长深情地表示,刘教授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良师益友,特别对于儿外科而言,所获成就更是得益于刘教授的悉心支持和无私奉献。刘教授纵然已离我们而去,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善的为人处世,高尚的道德情操,尽责的家庭观念,都将永远地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之中。

  儿中心党委书记江忠仪向在座各位介绍了刘教授的生平。刘教授1962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生命轨迹犹如一条优雅的抛物线连接着沪美两地的儿科事业,却在201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美丽的密西根湖戛然而止。在短短的50年中,刘教授与许多人有过交集。在大家脑海中,这位全美最年轻的华裔儿外科主任对孩子、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显而易见。他长期致力于小儿创伤外科事业发展,作为先天性巨结肠症专家,他在临床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斐然成绩。作为儿童微创外科的先行者,他开创性地建立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在国际上率先用于治疗包括隔肌中脚韧带压迫综合征在内的儿童慢性腹痛综合征,他还与儿童胃肠病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人员协作,积极推动和实践基于转化医学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医学科技成果。

  江忠仪书记自视与刘教授相识恨晚。2009年刚刚上任儿中心党委书记的他出访芝加哥,受到了刘教授的亲切接待。同样是在刘教授的家里,这个满载中美友谊的地方,双方在学术交流、战略合作以及为人之道中的探讨得到突破。在刘教授的鼎力相助下,儿中心与芝加哥COMER儿童医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两院间在儿童微创外科、远程医疗、住院医师培养等深度的合作,并在儿童睡眠障碍、宏基因组学等转化医学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两院间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上海儿科医学综合实力的发展,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将有更多的患者获得重生的希望。

  原儿中心副院长吴晔明教授是刘教授相识十多年的挚友,刘教授的离去对他来说是个永远不愿接受的实事。追思会上,吴晔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几次哽咽。他回忆到,十多年前,自己作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儿外科医师派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跟随刘教授并与他相识。在10年前,赴美进修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美期间的食宿及生活对医生和派出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他记得,初到芝加哥时,刘教授热情地把他迎进自己家里,从此这里便成为吴晔明在美一年的“家”。而这个“家”的今后的十多年来还接待过许多像吴晔明一样的“穷学生”。每天,吴晔明跟着刘教授同进同出,学校、医院和家成为了他的生活圈。刘教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他指导,更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与刘教授同住一年里,吴晔明亲身感受着刘教授对儿科事业的热爱。身为医院大外科主任,刘教授虽然经济富裕,但从他的身上找不出一点痕迹。因为他最喜欢的衣服是蓝色的手术服。他总穿着手术服在校园里、医院里,甚至在饭店里出现,因为一但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投入抢救。

  同为儿中心特聘教授的,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沈亦平教授虽然仅与刘教授有过几次接触,但他被刘教授精于治学,全心投入的精神所折服。他激动地表示,刘教授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他愿意为刘教授未完成的事业和心愿提供任何帮助,支持儿中心在儿科事业发展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追思会上还出现了一位特殊的贵宾,赵女士是芝加哥COMER儿童医院的董事,也是刘教授一家的好友。由于公务在身,她无法参加在芝加哥举行的葬礼,为此赵女士专程赶来儿中心,在追思会上追忆她的好友。在她印象中,刘教授热爱孩子、家庭和生活。他将对孩子的爱渗透到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医院有需要他第一时间出现。而无论工作多繁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家庭。赵女士深情表示,他将遵循刘教授的心愿,对刘教授与儿中心的合作给予支持。

  一生都为儿科医学投入热情的刘教授将生命最后的时刻同样献给了孩子,当他跃入汹涌的密西根湖中时,他没有想到自己同样是个甲状腺癌的患者,无法应对紧急情况。他用最后的生命托起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诠释着他的追求,这正与儿中心的宗旨-“一切为了孩子”相呼应。

  当刘教授生前的挚友、同道手持康乃馨悲痛缅怀他的离去时,我们更希望或是坚持将刘教授没有完成的工作继续推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