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从看老外示范 到接受外国进修生
2012-04-01 浏览( 来源:文汇报 文/唐闻佳 
 撰稿:雷雨
 摄影:

  大动脉错位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曾是全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例中的一类复杂难治病例,死亡率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拿出一份漂亮成绩单:将该类病例死亡率从2006年的20%,降到2010年的4%。换言之,手术成功率超过96%。而这仅是过去40年,儿中心在复杂先心病例探索中取得的成绩之一。昨天,儿童医学中心凭借项目《新生儿危重先心病围生期评估体系和关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摘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攻破多项心脏病治疗难点

  大动脉错位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肺动脉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以及左心室发育不良,是世界上小儿复杂先心病例的4类主要病例,其中前三类在我国患儿中较多,但手术效果不佳,被称为“新生儿三大危重先心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突破这三大危重先心病的手术难点,创新应用“翻板门”等技术克服大动脉错位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移植难题,将手术成功率提至96%以上;最先实施心内外科镶嵌治疗肺动脉闭锁,使生存率达到92%;最先经左房顶路径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律失常,再治疗率降为零,较大幅度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学习曲线”发挥上扬效应

  项目带头人、儿中心院长、小儿心胸外科专家刘锦纷教授颇为感慨,“上世纪70年代,国内探索小儿先心外科,那时连开刀、小儿心肺机等基本手术设备都没有;此后国内医学走入开放合作阶段;80年代国外专家纷至沓来,我们开始看外宾做示范;如今,我们开始通过电视视频,示范手术给外国专家看,甚至有外国年轻医生到我们这里来进修。”“从看老外做示范手术,到接受外国进修生”,中国医生一再突破技术难关的“秘诀”让外界好奇。刘锦纷认为这是正常的“学习曲线”,从学习他国经验,到自己积累病例数——国内丰富的病例决定了中国医生见到的病例多、实践机会更多,加之几十年内外科学发展与积累,近年来势必会收获一批医疗技术突破。

  转化医学助推成果“井喷”

  今年的颁奖大会上医学成果表现抢眼,一大批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超声热化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瑞金医院《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的基础与临床》、新华医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血糖监测新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此外,还有涉及疾病诊治、药物研发等方面项目摘得奖项。从数量上看,上海医院的获奖项目已经赶超科研机构与高校。

  刘锦纷分析,这与医学界大热的“转化医学”理念有关。医院重视将科研与临床结合,课题项目着眼于实际,“解决了什么临床问题,治愈多少病例数,这些很有说服力。”在他看来这是医学界的良性循环。而科研机构、高校可能着眼于更基础的课题,“需要更长时间,也可能收获更大成果。”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4/01/node_3.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