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11上海心律失常论坛”在附属瑞金医院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400余位知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围绕目前专业领域中起搏电生理专业的规范化、心脏磁导航系统的操作以及左室起搏导线的植入等最为热门的话题展开了讨论。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武汉大学副校长黄从新教授和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教授先后致辞。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副主任、起搏电生理组负责人吴立群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此次论坛正值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崭新时期,也正是在该院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举行的。论坛秉承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一贯思路,得到了国内及世界各个层次心血管专业医务人员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参与,再次展现了瑞金医院作为国家顶尖医疗机构的风采。
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张澍、武汉大学副校长黄从新两位专家都对此次论坛的举办表示了真诚的祝贺,并对瑞金医院心脏专业近年来对于中国起搏电生理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他们还对此次论坛内容的设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都认为参加此次论坛不虚此行,一定能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朱正纲在致辞中首先对于广大兄弟医院长期以来对于我院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也欣慰指出,心脏专业一直以来是我院的重点学科,尤其是近两年来,在保持临床水平稳居国内前列的同时,科研工作蓬勃发展,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就是对于心脏专业辛勤耕耘最好的褒奖。他也坚信,“瑞金”心脏专业一定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高地和高峰。最后,他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并希望今后类似的论坛越办越精彩,充分体现瑞金的特色和水平。
据吴立群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心律失常疾病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心律失常发病率高、急危重症多,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我国较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心律失常的诊疗手段和技术水准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接近,但在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心律失常的预防及系统管理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吴立群同时指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也是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重点。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培训社区医务人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每年我们心律失常论坛都会有众多的基层医生积极参与。基于这样的思路,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心脏领域的知名教授为大家传递国际心律失常诊疗最新动态以及诊疗新技术方面的进展,同时进行专门的指南解读,而这些专家很多也是国内各项指南的制定者,通过他们的介绍,把心律失常治疗的指南或规范、预防措施等传递给社区或基层医师,再通过他们传到病人那里,从而使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坚持治疗和预防危险因素,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以期达到心律失常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拐点。
据了解,鉴于目前国际上心律失常领域诊疗水平日新月异的现状,瑞金医院的每年论坛都邀请了国际知名医学中心的教授,他们从临床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从而开拓国内医务人员的眼界,同时也让国际了解中国在心律失常领域的进步,有力地促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论坛举办的目标就是将其成为一个传递规范化治疗、引领学术争鸣、促进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无论是专科医生、基层医务人员还是基础研究的同道,都能够在这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找到展现自我的舞台,找到全面进步的动力。
在此后举行的两天论坛中,来自国内外近40余位心血管专家为广大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讲,生动活泼的表达,深入浅出的内容都深受听众的好评。尤其是来自美国数位世界顶尖电生理学家的演讲,三场竟然进行了3个小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除此之外,本次论坛结合“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新进展”及“心脏起搏新进展”学习班,还安排了诸如辩论等形式的活动,目的是为促进广大医生对于目前临床热点问题能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与会者表示,此次论坛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内容设置合理,信息含量巨大,尤其是在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方面给予了严谨的解读,大家深感获益匪浅,惜别之时,都希望“瑞金”能够继续举办这样世界水准的论坛,为我国心血管专业的全面进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