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六院成功救治四肢严重损伤病人
2011-08-26 浏览( 来源:附属六院 
 撰稿:应急黄豪萍
 摄影:

  8月26日,在附属六院的肢体病房内,准备出院的18床病员钱一骏激动地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说:感谢上海六院,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让我严重受创的四肢得以保全并恢复功能!
  7月20日上午,江苏太仓一家发电厂发生意外,员工钱一骏不慎被滚落的重达100吨的发电机座砸中,因此四肢严重损伤、手臂桡骨从断处穿出暴露在外并伴有大面积出血,伤员当场昏迷不醒,在当地医院急救时,血压已无法测得,患者生命危在旦夕,该院当即向家属开出病危通知书。考虑到病人病情严重,并伴有多处骨折,当地医院在与附属六院取得了联系后,即刻将患者急诊送到上海。
  13:40分,患者到达附属六院后,骨科、急诊科和麻醉科等医生们立刻展开了抢救,先后输血9个单位,尽力平稳生命体征。骨科修复重建亚学科柴益民教授在仔细检查病人伤情后,制定了再植保肢方案。经检查,患者左腕、左小腿大部离断,左小腿皮肤缺损;右拇掌指关节脱位;右手桡侧半断裂;右母趾粉碎骨折,伸肌腱断裂,多趾趾腹裂伤;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左肩锁关节损伤伴肩胛骨喙突骨折,双肺挫伤伴少量胸腔积液。
  手术于17:15分开始,分两组同时展开,由柴主任协同急诊修复重建的孙鲁源、薛剑峰、刘生和等医师分头进行。手术按原定计划施行:在全麻下行“四肢清创,做左腕再植、左小腿再植、右母趾骨复位内固定肌腱修复,2、3足趾清创缝合,右第二掌骨基底及拇指掌指关节复位内固定”术。在众多医师的努力下,整个手术耗时6小时15分时,于23:30分圆满结束,钱师傅的脱位关节复位,缺损软组织得以修复,左手、左腿顺利再植成功,术前和术中共输血2400ml。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收入急诊ICU对症支持治疗1天后,转入骨科肢体病房继续进行抗感染、抗凝血、抗血管痉挛、保护胃粘膜等治疗措施。
  如今患者各创面均已闭合,四肢肤色正常、血运稳定,内固定在位,再植左手、左小腿完全成活,且其伸屈等功能已恢复了80%。患者出院后,需加强四肢功能锻炼,一个多月后即可坐立,而后医生还将定期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对肢体锻炼及功能恢复等加以指导。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是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也是本市该领域的“航母”。自1963年成功进行世界首例断肢再植以来,该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艰苦探索和辛勤耕耘,在断肢再植、创伤修复领域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解决了保存离断肢体、延长肢体缺血时限、解除血管痉挛、防治再植肢体肿胀等技术难题,扩大了断肢再植的指征,提高了再植成功率,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断肢再植中心。
  据柴益民教授介绍,多年来,该科建立起设备齐全、环环相扣的急诊绿色通道,完善了一系列断肢再植、修复重建的急诊制度,该科医师不仅具备娴熟的骨科创伤救治修复技能,并拥有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医师的专业技能。由此该科断肢再植、修复重建的成功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该科每天安排近30名专业医师,24小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断肢再植的急诊病人,如今该科断肢再植的急诊量已占全市断肢再植急诊总量的80%。
  今年5月,附属六院骨科修复重建亚学科在院长贾伟平教授和骨科主任张长青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又成立了急诊修复重建组,接收治疗了慕名前来的大量严重创伤病人,为第一时间救治和护理断肢断指病人创造了条件。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