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成功实施沪上首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房颤消融术
2011-07-13 浏览( 来源:附属仁济医院 
 撰稿:系统管理员
 摄影:

  日前,附属仁济医院成功实施了沪上首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心房纤颤(房颤)消融术。
  心内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根治性作用的新技术,它应用特殊的导管经过静脉通路插入到心脏,然后在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至发生异常电刺激信号的心房相应部位,通过射频等热能损伤,来消除这些异常电活动,达到消除房颤的目的。其关键操作在于右心房到左心房之间的房间隔穿刺,把导管送到左心房内的肺静脉口周围进行消融。传统的房间隔穿刺技术主要依赖于X光透视下心脏与大血管的解剖标志和一些脊柱的骨性标志,是间接而非直观的,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带来穿刺部位的偏差,从而产生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近年来,心腔内超声技术在国外逐渐兴起。它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把直径仅3毫米,长15毫米的腔内超声探头送到心腔内特定的部位,观察心脏内细微结构和血液流动,被誉为“置入心脏内的眼睛”,在其引导下进行房间隔穿刺,能很好地显示X线透视下无法直观显示的组织结构,使穿刺定位更为精确,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同时缩短了手术中受X线曝露时间。这项技术可用于所有需要经房间隔穿刺的介入手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日前,仁济医院以何奔教授、沈学东教授、张彦周副主任医师为主的医疗团队,成功地为一例复杂心房颤动患者实施了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消融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据悉,这是沪上首例利用此项新技术进行的电生理消融手术,标志着仁济医院尤其是上海地区在电生理消融手术及心脏影像医学领域的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