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明志·振义立行”学风建设讨论会召开
2011-06-08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发展中心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我们的医学教育不是单纯地灌输一种知识,而是要移植一个文化基因,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表达出交大医学院特有的精神气质。概而言之,这一精神就是‘SPIRIT’这个单词:‘S’指‘Science’,即科学知识的积累;‘P’指‘Professional’,即专业、人文素养的浸入;第一个‘I’指‘Integrity’,即要成为一个正直的人;‘R’指‘Responsibility’,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第二个‘I’指‘Innovation’,即创新意识;‘T’指‘Thought’,即形成一种思想。”在6月3日下午举行的“懿德明志•振义立行”学风建设讨论会上,黄钢副院长对我院“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理念作出了生动的阐述。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永恒的话题,“追求卓越”也是实现“两个一流”目标的重要价值基础。自上学期以来,随着“班导师”制度的实施和对王振义院士精神的深刻学习,主动求知、精进勤学成为了越来越多同学的自觉思考与行动。为了深入交流学风建设过程中的有效举措,把握“卓越医师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对医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并将“学习王振义精神”进一步转化为班级、个人的前进动力,医学院学生发展中心发起召开了本次讨论会。

会上,唐桢云同学首先代表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以《学习王振义院士精神,促进医学生学风建设》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她说,“通过主题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同学们已逐渐将王振义院士精神融入了学习生活:大家不仅更为主动地与授课老师交流、探讨问题,还积极投身到公益、志愿者活动中去,并由此对王振义院士的‘勇气、自信、责任、名利’观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与感悟。”

接着,2009级预防医学班龚睿婕同学讲述了郭晓奎、邓炯两位班导师“润物细无声”的故事。她提到,班导师不仅引导同学们优化学习风气、培养学习习惯、增强科研兴趣,还帮助大家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规划人生走向。在班导师的带领下,班级的学习、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同学们也学到了两位导师身上对科学事业严谨执着的态度。

科创发展中心副主任、20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沈梦同学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对于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她说,“创新实验项目就像一个激发创意灵感和科研行动的平台,能够让本科生从一个小的切入点起步,认识、了解科研实践的方法;而文献检索、立项、实施、总结的过程全部在做中得学,这对于我们今后从事医学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记者团成员暨《心律》主编、2009级医学检验班樊宁远同学的发言主题为《学生媒体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他表示,学生记者团将进一步体现“传递榜样力量、作好沟通桥梁”的职责,把更多来自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声音,以及来自名师名医、学长学姐的切身经历传递出去,不断促进“博极医源”精神的传承,使菁菁校园中形成更为良好的学习、科创、实践氛围。

“天使在行动”暨“杏林仁心”医务社工项目组成员、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四大班魏兴梅同学就“人文精神与卓越医学人才成长”讲述了自己的感想。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务人员价值体现的必要条件除了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还在于‘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和‘全人医疗’的理念。因此,学风建设离不开对医学职业精神、沟通能力、人文情怀的追随与自我养成。”

200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张金源同学也补充道,“现在提起王振义院士就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这也为我们带来了责任、以及继续向上拼搏的动力。最近碰到要做PBL课题,大家都争先恐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虽然其中有竞争的因素,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找到资料后都会在网上分享。学习王振义院士的成效真的是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了。”

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交流后,在座的几位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教务处处长张艳萍提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建立起几个“机制”,如自我激励的机制、创造机会的机制、选择与决策的机制、获取成功路径的机制等;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天法举出一个公式:成就=(知识+能力)×态度,并指出良好的态度就是学会主动了解信息、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周栋表示,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摒弃功利心,所有的学习实践机会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应当去主动争取;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助教、博士研究生周与华也结合个人经历,阐述了应当以怎样的方法学好医学知识。讨论期间,还有同学就临床医学五年制与八年制的区别,以及本科毕业后如何选择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研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对此,各位老师也作出了详细的指导与解答。

最后,黄钢副院长指出,要实现“卓越”这两个字,一定要具备独立完善的人格,充满智慧、道德高尚、学会感恩,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全面提升自我,并且坚守好几条“底线”——如尊师、守纪、具有爱心。他也勉励同学们:不要在意外界评判标准,优秀往往出自平凡,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优秀并不难达到,只要投入热情、每天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定将是最优秀的。

出席本次讨论会的还有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丁文龙、公共卫生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秦美娇、院团委书记朱建征以及院本部部分班级的代表。会议由学生发展中心秘书长、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六大班于和美同学主持。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