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为期4天的第11届国际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utoantibodies and Autoimmunity, IWAA)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闭幕,来自海内外的500余名医学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专业学术盛会,其中包括被誉为“自身抗体之父”的美国风湿病学院大师、IWAA会议的创始人Eng M. Tan教授以及来自英国、西班牙、荷兰、日本等国的数十位世界顶尖专家和著名学者。大会是由中华医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风湿病临床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
在大会开幕式前,本届IWAA会议大会主席、上海市风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科陈顺乐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理。他说,人体是通过体内免疫反应来抵御外敌入侵,抗体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原来一致对外的免疫反应,突然部分发生“兵变”,将矛头指向了自身体内组织和器官,产生自身抗体,于是就导致了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要治疗,首先就要找出发生“兵变”的异常免疫反应并对此进行干预,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在内的手段,来对抗和消除紊乱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最终恢复正常。近十年的重要进展就是将生物制剂靶向治疗引入临床,使治疗的效果和针对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届大会首次将生物制剂靶向治疗引入大会议程,与自身免疫的原理和自身抗体一起,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做了全方面的阐述和讨论,由此进一步提高我国乃至全球世界范围的诊疗水平,从而造福广大病患。
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有近一百万患者,该病一度被人们视为绝症。随着近年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已从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控、可治和长期缓解的慢性疾病。我国在该病的遗传学、发病机理及治疗策略方面均有新的认识和发现。陈顺乐教授指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且长期随访,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数据表明,8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同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结婚、生育。
据了解,该疾病名称是从国外翻译过来,所谓“红斑狼疮”,源自病人的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甚至出现萎缩和色素改变等、面部变形等,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斑狼疮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度的恐惧和压力,因此陈顺乐教授在大会上呼吁,全社会要更加关注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将患者及普通大众传统认知中的 “红斑狼疮”这一名称,改为“红蝴蝶”病,以增强患者的社会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HCP目标,即 Health(健康)、Competition(竞争)、Prety(美丽),实现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同步解放。
IWAA国际学术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以往十届分别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挪威、日本和墨西哥等国举行。本届大会代表将在自身抗原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统性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中新的自身抗体、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细胞传导通路及治疗标靶、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研究进展、细胞因子及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抗炎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讨。陈顺乐教授表示,大会将致力于推动自身免疫与自身抗体领域的前沿研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体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