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4月6日下午,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凯旋返回上海,其中包括附属仁济医院164名、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56名白衣战士。

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自2月19日下午抵达。48天,雷神山上海医疗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收治了326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123名,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患者。雷神山医院也是武汉40多家定点医院中死亡率最低,救治病人数最多的医院。
“广大医务人员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
作为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不辱使命,带领队伍充分发挥上海医院精细化管理特色,把上海经验带到了雷神山。在回家之际,他说:
“这次全国有四万三千余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武汉抗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证明了广大医务人员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是能够打胜仗的。此外,我深刻感受到,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尽管我们撤离了武汉,但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结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不能懈怠,不能麻痹。回到上海后,在继续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恢复日常的医疗生产。”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164名仁济勇士回家!

2月19日下午,第八批援鄂医疗队513名队员抵达武汉,其中仁济医院派出156名队员。3月7日,仁济医院ECMO小组8人增援雷神山医院。仁济医疗队和全国医务工作者一起并肩作战,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

据悉,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负责C1、C2、C3、C4普通重症病房192张床位以及B区ICU病房31张床位。经过3天的准备、勘察、整改和验收,2月23日所有病区全部开放。4月2日,由仁济医院和市七混编负责C4病区关舱。4月5日,由仁济医院为主、其余医院混编的ICU病区关舱。截止4月4日,累计收治了326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30名,重症123名,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患者。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穿过漫长严冬,终于迎来春意盎然。
48天,见证武汉在春天苏醒
156名市一战士凯旋!

4月6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随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返沪。在过去一个半月时间里,这支总人数156人、涵盖了呼吸科、急诊危重病科、心内科、心理科等23个临床科室的医疗队驻扎雷神山医院,全面接管C1病区,共同参与接管C3病区与ICU。医疗队充分发挥多学科、整建制医疗队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在治疗上重视个体化、精细化,为每位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期间共收治新冠感染确诊患者118人,其中重症49人、危重症12人。截至医疗队关舱返程,共有出院患者93人。




此外,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51名白衣战士,他们今天并没有跟随大部队返沪,而是继续守护者武汉雷神山最后的患者,他们也是上海援鄂医疗队唯一留守武汉的一支队伍。
期待他们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