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在闵行校区上院500伍威权堂与2010级医学生面对面,就同学们对其作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座的反馈再次进行了交流。医学院学工部部长唐华,学工部副部长、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出席此次座谈,500余名同学共同参与。
9月7日,孙大麟为2010级医学生作入学教育讲座,对医学史、医学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开始医学人生的莘莘学子们开启了杏林之航。会后,有部分同学以信件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些信件连同“印象最深刻的话”、“希望听到的内容”等大家的积极反馈由医学院转交至孙大麟手中。
此次,孙大麟针对信件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们想听到的医学史、医学生生涯方面内容进行授业解惑。他强调:“大学教育应因材施教,同学自己应该明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医学生要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增加课外阅读。诊治疾病中少了哲学的思考,忽略了医学的社会和人文内涵,就不能说真正地理解医学。学校在培养一流人才的总发展目标下,也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格的养成。
在孙大麟简单地从文艺复兴到解剖学的发展的叙述回顾中,“淡定”、“给力”等当下时兴的词汇频繁地出现,生动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孙大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互动提问。“面对我的老师,我很羞愧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学生。”孙书记在面对同学们关于其求学及个人成长的经历的提问时如是说道。在比历届同班同学大了六岁,学术生命相对较短的情况下,孙书记选择了从事教研工作。从普通的教研员、副教授,成长为副院长、党委书记,“我始终诚惶诚恐。” 孙大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总结为“主观努力”和“机缘巧合”。
“人要有一股精神,撑着自己上进。”对于临床五年制学生关于专业的提问,孙书记鼓励道:“五年制学生不自卑、不尴尬。”相较临床八年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在基地轮岗培训中通过进行相关课程的考试也能获得硕士学位。
会后,同学仍热情地求教孙书记,孙书记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医学院大一通识阶段教育,注重精营养、精“喂养”,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医学前辈、名医大家向大一新生讲述人生故事,以此勉励。据悉,医学院打造了“博极医源”、“大医时间”等品牌系列活动,后续活动将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