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我院院长陈国强、党委副书记唐国瑶、副书记夏小和、副院长黄钢、章雄来到瑞金科教楼311教室,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调研教学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卫华老师主讲的《医学伦理学》是针对医学生开设的一门思想品德课。院领导坐在同学们中间,认真地听课。并在下课后与老师和同学们亲切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医学生医学道德修养的提升,陈国强提出建议,除了目前的人文社科背景的专业老师进行理论教学外,可以尝试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来开设讲座,开展案例讨论。从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两方面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学道德观。黄钢认为,要通过各类人文素养的提升,强化医学生的身份意识,意识到作为医学生的责任以及今后他们将要在医疗卫生领域承担的使命。
下午,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西院科研楼会议室,对“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建设情况展开调研。
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系负责人程金科教授做了学科建设发展情况汇报。他从发展目标、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发展的现状、目标和举措;课题组组长代表王建华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发展历程对该学科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国强院长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系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建设作为学院深化学科架构的改革、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的“试验田”,对推动医学院学科群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陈国强院长指出,随着医学院“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国家“985工程”三期的启动,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发展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学科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他指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上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瑞金医院听课,了解教学情况。他同时指出目前进行学科建设改革的目的在于:第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今天打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围墙,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紧密跟踪国际前沿的教师参与教学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具备科研思维的教师,通过这批教师提升医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第二、营造民主、自由和学术氛围,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第三、实行体制机制创新,为医学院的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同时,他对该学科的课题组组长、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出了希望。他指出,通过两年的建设,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已经初具雏形,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今后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有追求、有胸怀、有合作的学科文化;打破壁垒、加强合作,探索模式,成为医学院学科群建设的“先导”。
最后,他指出作为医学院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学科必须着眼于人类重大疾病,开展与临床学科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努力提高学科水平,积极参与学校“985工程”三期转化医学的建设,要针对国家学科目录调整提前布局,为建成基础医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