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系统9人获第十七届“银蛇奖”相关荣誉
2019-08-20 浏览( 来源:团委 
 撰稿:程雅青
 摄影:徐英


19A58


1C7F5

  8月19日,适逢第二个“中国医师节”,由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与文汇报社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银蛇奖”揭晓,20位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获奖,14人获提名奖。其中医学院系统共有9人获相关荣誉,附属瑞金医院曹亚南、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昝涛、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胡承荣获二等奖,附属同仁医院廖赟、附属仁济医院冯军峰、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朱鸿、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吴琰婷、附属新华医院武志祥荣获三等奖,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张天宏获提名奖。

19572


17EC7


17B95


181B6


1785E


18076

  二等奖获得者中,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研究员曹亚南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肾上腺库欣综合征等疾病研究中取得的首创发现,获世界广泛认可,相关成果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昝涛,创新性地提出以“组织预构修复”“干细胞介导的皮肤扩张再生”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解决“修复组织来源”和“皮瓣血供保障”两大关键问题。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员胡承则揭示了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特有遗传机制,首次构建了“中国2型糖尿病遗传预警模型”,用于筛选遗传高危人群。

  作为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于1989年设立,1991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面向全市40周岁以下优秀医务青年。设立30年来,对发掘培养上海优秀医务青年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共评出268位“银蛇奖”得主、285位“银蛇奖”提名奖得主,一等奖获得者的23位导师先后获特别荣誉奖。其中交医系统获奖者中已走出陈竺、陈国强、张志愿、宁光4位院士,还有不少获奖者也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

  30年孵化名医矢志不渝,在“银蛇奖”的评选、激励下,一大批优秀医务青年脱颖而出,“银蛇奖”已成为上海优秀医务青年成才的重要阶梯、服务百姓健康的闪亮名片。交医获奖杰出青年医务人员也将更加热爱本职、刻苦钻研,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聚力奋斗。

  附:医学院系统获奖名单

  二等奖

  曹亚南: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胰岛细胞瘤、肾上腺库欣综合征等疾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和首创发现,获世界广泛认可;在阐明肾上腺皮质肿瘤关键基因PRKACA热点突变和精确分子机制、系统研究神经内分泌肿瘤关键基因MEN1的功能等五个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入选上海十大科技事件、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获授权专利三项。

  昝涛: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研究员、副主任医师

  创新性地提出以“组织预构修复”“干细胞介导的皮肤扩张再生”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解决了修复组织来源和皮瓣血供保障两大关键问题,形成了自体组织预构修复技术平台,显著提高了脸面重建效果;提出组织血管化和干细胞移植治疗新方法,建立了“细胞移植促进皮肤超量再生”新技术,完成了65例“全脸面预构重建”手术;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资助计划、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

  胡承: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科教处处长

  揭示了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特有遗传机制,发现12个中国人2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首次构建了“中国2型糖尿病遗传预警模型”用于筛选遗传高危人群;从分子遗传及病理生理角度全面解析基因/变异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从源头推动疾病的精准防控;近五年发表SCI 49篇,累计影响因子204,被引263次;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系统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三等奖

  廖赟:附属同仁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擅长重症感染、脓毒症及外科术后感染等急危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在国内首次将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PCNE)引入临床药师信息系统,运用于全院所有科室的药学监护过程,并进行前瞻性效果评价;探索建立了SICU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风险评估模型,较传统方法早三至四天确定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建立完善了门诊多途径、多层次立体化临床药学综合服务体系;令医院药学部成为首批上海市区属重点专科,为社区医院培养了一批慢病专业的临床药师。

  冯军峰: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助理

  擅长重型颅脑创伤“急、危、重、难”手术及神经重症的全流程救治,其所在医院近四年颅脑创伤手术量列全市一次第一,三次第二,近五年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率18%,达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获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区域优胜奖”、全国总决赛亚军,2018年获青年神经外科医师手术技能大赛急诊重症组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亚军;在神经创伤领域展开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科研经费329万元,专利七项。

  朱鸿: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上海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聚焦“光医学新技术眼科转化”,借助多学科优势,组建“临床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复合型团队,借鉴国外医疗技术转化路径,以中国眼科临床医生为主体推动交叉学科前沿技术临床转化落地;开展PRK、LASIK、全飞秒等世界领先水平的近视矫正手术,应用于临床上屈光手术后角膜厚度低于300um的高风险高度近视屈光回退情况的难题;首次构建了bioluminescence光信号标记细菌角膜感染动物模型;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科研开发类),持有授权专利两项。

  吴琰婷: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副主任医师、科教科副科长

  主攻方向为生殖医学,创新开展多中心队列研究,结果对临床合理开展胚胎冷冻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次发现人卵泡液BMP15水平可作为评价卵母细胞质量和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指标;参与生殖细胞表观遗传异常隔代遗传效应研究,揭示孕期宫内环境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为改善配子/胚胎发育环境、减少出生子代疾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负责加拿大、南非、中国和印度四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世卫组织健康生命轨迹计划在中国的实施;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武志祥: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

  组织成立了儿童实体肿瘤实验室,建立和完善了儿童颅外实体肿瘤样本和数据库,牵头儿童肝母细胞瘤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蛋白质组学研究,推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人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通过对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筛选,发现丹参中二氢丹参酮对儿童先天性血管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代表性论著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提名奖

  张天宏: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治医师


 

学院快讯

  医学院“思南健康学堂”进社区楼宇首站活…
  学指委举行辅导员“学分制、模块式”培训…
  公共卫生学院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
  研究生党员赴龙华烈士陵园开展“传承·清…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一行来访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动态

  口腔医学院蒋欣泉团队揭示骨骼发育中破骨…
  基础医学院刘俊岭和徐艳艳团队揭示血小板…
  Adv Mater | 公共卫生学院宋海云研究员合…
  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发表Adv Funct Mate…
  STAR Protocols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等…

菁菁校园

  医学院2022级临五三班举行“桃李争妍人间…
  ​医学院闵行本科生团委“缤享春光,趣动…
  “匠·仁:医学史背后的科技力量”第二季…
  医学院第七届本科生TBA篮球赛顺利开幕
  医学院2022级临五四班举行“相约花海·筑…

媒体聚焦

  【上海电视台】世界口腔健康日:牙齿脱臼…
  【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久蔚”诊室公益…
  【文汇报】打造“健康大思政”,交大医学…
  【上观新闻】世界口腔健康日|交医附属九…
  【央视网】范先群: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