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卫生部、上海市政府、欧洲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卫生局和我院共同承办的“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假座锦江小礼堂举办了专题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克·蒙塔尼耶和罗宾·沃伦及其他4位专家学者各自做了专题报告。副院长陈国强出席会议并做总结发言。欧科院院长吉德戴,卢克·蒙塔尼耶,我院教授王一飞、胡庆澧分别担任了上下午学术交流的大会主席。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防与研究国际基金会主任卢克·蒙塔尼耶以《慢性传染病的治疗前景:以艾滋病为模型》为题,做了讲演,他认为自从分离出了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后,研究人员在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艾滋病感染在许多国家仍旧没有得到控制,虽然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作为一大进步,能够部分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偶然因素导致的致命感染,但是要彻底根治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还介绍了他新近发明的一种检测技术,可以应用在接受抗逆转录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用以检测HIV病毒的数量,为有效根治艾滋病感染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开辟了道路。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西澳大利亚大学名誉教授罗宾·沃伦以《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为题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与同伴合作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过程。他认为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都将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危害。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安东尼·麦克米歇尔、法国巴黎第十大学教授热拉尔·塞勒姆、法国Alfort兽医学院教授珍妮·布鲁吉·皮库、欧科院院士帕特里克·康拉德分别以《全球变化与健康》、《世界人口经济学与持续扩张的大城市》、《传染因子的跨物种传播与新的流行病》、《汽车尾气中的纳米颗粒引发的健康危机和建设高效电能储备的绿色城市交通的必要性》等为题,围绕 “城市与健康”的主题畅谈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外界环境改变对健康的影响与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精彩的学术报告不但吸引了现场参会的学者和师生的热烈提问参与,还通过东方网的在线直播向广大市民开放,有一百多名网友通过网络留言提问,积极参与议题。
专题论坛的最后,副院长陈国强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作为世博会期间举办的规格最高的健康论坛,充分体现了卫生部与上海市政府对于城市发展与健康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每一个演讲嘉宾都紧紧围绕“城市与健康”这一核心主题,展现了全球范围内所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对今后城市健康生活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宏观指导意义。他认为本次论坛对于我院来说同样具有一种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向着建设一流医学院的目标迈进时,能够参与这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会的教师学生与临床医生都深刻意识到,必须跟随国际科研尖端领域的最新进展,努力探索与创新,将市民的健康服务需求与我们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推进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为城市的未来发展作出实际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