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人话四十年】廖美琳:见证中国肺癌诊疗发展
2018-11-19 浏览( 来源:胸科医院 
 撰稿:
 摄影: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附属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顾问  廖美琳

  改革开放40周年,肺癌诊治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成果,各类新兴的治疗方式层出不穷,肺部肿瘤成为近20年治疗效果进展最为明显的肿瘤之一。廖美琳教授从医61年,和肺癌研究“亲密”接触了近半个世纪,可以说她是中国肺癌诊疗发展的最直接见证者。廖美琳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医学就是一个相加的过程,每一步都算数。

  上世纪70年代初,肺癌开始抬头,国内发病率不断上升。胸科医院开设了我国首个肺癌专科病房,廖美琳充分参与到这个新病房的创建中。自此她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肺癌研究上,一做就是几十年。万事开头难,那个时候医生对于肺癌治疗是完全束手无策的,对廖美琳来说也意味着接踵而来的全新挑战。为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图书馆成了廖美琳的第二个“家”。从教材到学术期刊,任何和肺癌相关的她都没放过,中文的看完了,就看外文的,遇上不熟悉的词,就一边查字典一边看,完全泡在了书堆里。这样读书的习惯廖美琳一直坚持至今,到现在还从中受益无穷。

  廖美琳说:“当医生就要有勇气闯禁区,我的心中总充满了为什么,我想要找出答案。”正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着廖美琳不断前进。1978年,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那一年,廖美琳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篇关于肺癌的论文——《肺癌的倍增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被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上,这更增强了廖美琳研究肺癌的信心。此后,她开始勇敢地挑战肺癌最棘手难治的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0%以下提高到36.3%,改变了以往认为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的观点。

  从1970年到1990年,化疗大幅发展,效果提高了,副作用降低了,再到2000年后的靶向治疗出现,以及近十年兴起的免疫治疗……全球肺癌诊疗走上了更有效、更规范的道路。廖美琳目睹并参与着这些新技术的落地,亲历了肺癌诊疗时代的更迭。1980年,她在两位恩师徐昌文教授、吴善芳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下,参与撰写了中国第一本肺科肿瘤专著《肺癌》。2005年,廖美琳主编了《恶性胸膜间皮瘤》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该领域的专著。走过近半个世纪,针对小结节肺癌越来越多的现状,她又于2016年主编出版了《微·小结节肺癌》,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指导国内临床医生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肺部小结节诊治,为患者争取更长、更好的生存期。

  除了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廖美琳同时还担负着很多重身份。作为医院首席专家,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为了使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她因人施教,制定培养计划,毫无保留地传授带教。她还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青年人开展科研、开设课题,选送中青年医师出国进修深造,支持和培养青年骨干走上管理岗位。廖美琳常常告诉学生,无论对待同事、朋友或病人时,都要谨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对她来说,只有把接班人培养好了,后继有人了,才算真正的成功。同时作为一名女性,廖美琳对女性患者也有着特殊的关爱。她最早开始关注“女性肺癌研究”,率先进行了大规模女性肺癌的流行病、病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我国女性肺癌发病趋势高于男性,并不断探索找出背后的原因。

  作为中国肺癌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今年已经84岁的廖美琳依旧每周出门诊,坚持阅读文献,掌握肺癌诊疗最新进展,词典是她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从医61年,做肺癌医生近50年,廖美琳用好奇心和勤奋的学习武装了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职业生涯的高峰,在肺癌领域,成为执牛耳者。“我现在对肺癌越来越有信心,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不管在临床上,还是在科研中,都不断在进步,并且越做越好,我也相信,在将来,肺癌是有可能治愈的。”说起未来,廖美琳充满希望与欣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