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a03508073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aab5080744.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82a508072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74c508076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175508076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bc0508074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6c0508078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d5f508074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f05508072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2b9508079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894508073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a03508073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aab5080744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82a508072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74c508076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1755080768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bc0508074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6c05080788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d5f508074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f05508072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2b9508079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9/x_8945080732_s.jp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8-09-12 浏览( 来源:宣传部 
 撰稿:祝宇桐
 摄影:杨学渊
 

  9月10日下午,在第34个教师节当天,舞台上的思政课话剧《清贫的牡丹》(牡丹剧社师生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在懿德楼三楼大礼堂再次成功上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部处、各学院的负责人及2018级本科及长学制新生和硕士研究生新生观看了本次演出。

  剧中原型王振义院士也来到现场,并在陈国强院长陪同下上台讲话。王院士将《清贫的牡丹》画册捐赠给图书馆,并以素淡清雅的牡丹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来勉励医学生:“我希望你们经过刻苦学习,毕业后能有所成就,能够成为一朵牡丹,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医德为首,淡泊名利,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这就是‘清贫的牡丹’想要传递给大家的精神。”最后,王院士也表达了自己对新生的期望,那就是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用所学造福病患。”随后王振义院士、陈国强院长、赵文华副书记一同与演职人员合影。

  《清贫的牡丹》以王振义院士为原型,将他七十年从医生涯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搬上戏剧舞台,讲述了一位仁医为病人健康而奋斗的执着和坚定。剧中,王振义与人生伴侣谢竞雄在震旦校园谈论人生理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中,他目睹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死于急性白血病,愈发坚定了自己钻研医学、救死扶伤的信念;在贫困的山村中他苦中作乐,潜心研究中药,救治村民,更意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狭小的实验室里,他与自己的学生和同事一道,苦苦求索七年,终于探索出了采用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路。王振义院士对妻子的深情,对病人的负责到底,对科研的坚持不懈,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奉献,一次次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话剧最后,剧中人物齐诵医学生誓词“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铮铮誓言令人动容,引起现场强烈的共鸣。值此教师节之际,《清贫的牡丹》以生动形象的舞台形式,向广大师生阐释了“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节日主题。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直非常重视以生动感人的形式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不只在课堂上讲,也可以在舞台上演。《清贫的牡丹》对于医学生坚定从医信念、走好医学之路,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不少学生观众表示演员的表演把王老的大师风范和“牡丹精神”展现无遗,真实的故事最具感染力,观看后感触良多,深深体会到为医者、为师者肩负的责任,深深体会到唯有敢于梦想、敢于创新,并始终坚定信念朝着目标奋进才能收获成功,也唯有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并寄高洁志向于清贫生活才能真正品尝成功的喜悦。2012年,交大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创建60周年华诞之际,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首次登上舞台,震撼了师生校友。2014年11月18日,作为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扶持的上海首场校园原创“大师剧”,《清贫的牡丹》受到上海各高校千余名师生的如潮好评。此后,这部话剧作为持续保留下来的舞台剧,每年都会由医学院学生剧团演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生入学的舞台上演,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思政教育的生动一课,成为数年来传承医学院“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精神的重要形式。

  2017年,医学院成立的第一个以王振义院士主要生平为剧社演出内容、由师生医护员工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牡丹剧社宣告成立。剧社成员中有临床医生,有一线教师,有辅导员,也有医学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王振义院士的“粉丝”,也都是热爱舞台的话剧迷。在历时半年的排练过程中,剧社全体演职人员投入了生命的激情,挑战自我,挑战舞台。牡丹剧社将持续对这部经典剧作进行丰富和深化,让大师剧真正成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生活化、艺术化的载体,让“表演舞台”成为思政课堂的新形象。

  该剧的参演者,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副教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畅老师表示,经过这段时间的排练和准备,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剧组的师生员工大家对于这种大师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相信自己可以将这种大师精神融合于自己的言行中,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竭尽全力践行医学的誓言,延续精勤不倦,大医精诚的精神。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