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2017级博士研究生 米日阿依·阿里木江
对还不满三十岁的米日阿依·阿里木江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意味着爷爷奶奶及爸爸妈妈口中最常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就她自己记事以来的时光里,变化也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她举例说:“我上小学时,我们县城里一家蛋糕店都没有,过生日时,爸妈就会请叔叔提前从市里带个奶油蛋糕回来。每年生日时,能有蛋糕吃还有蜡烛吹,我就开心得不得了。但不过短短几年后,我们县城就开出了蛋糕店,可以随时买到好看又好吃而且新鲜的蛋糕了。”
除了物质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米日阿依提到的另一个最能直观感受的变化,体现在家乡教育资源和教育观念的改变。“90年代,我们县城的小学经常是3、4个人挤在一张长桌上,除了教材,再没有任何教辅读物,整个县城只有一家新华书店,那里是唯一能看课外书的地方。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小学第一次有了图书馆,就是那一年,我看了很多本少儿课外读物,第一次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而20年后的今天,再看新疆的教育资源,真是突飞猛进地改善,现在农村都普及了幼儿园,不仅硬件资源得到保障,学校的软件资源也同样得到重视,当地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扩大教师队伍,保证每个学龄期儿童在自己家附近不但有学上,而且能上好学。除此之外,现在我老家那边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家的观念从原先提倡早点出来工作养家糊口,转变为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她自信满满地说,“家乡肯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新疆各少数民族都在积极学习普通话,清除获得最新知识的语言障碍。国家和当地政府都在致力于新疆的扶贫帮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乡不仅能全面摆脱贫困,还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今年是米日阿依离开家乡在上海求学的第十个年头,走进大学校门,接触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她深深感受到自己跟大家的差距,发现以前的自己只是把能让自己考上大学的书读好学好,而很多同学都是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涉猎广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暗下决心要迎头赶上。她说:“我赶上了好时代,大二就拥有了人生第一个笔记本电脑,也是我们家当时拥有的唯一一台电脑。”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让她拥有了无限的学习资源,整个世界都在眼前展开,她说:“大二学习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课程时,我在上课前就可以用教学视频预习,课后还能再次观看视频复习,让学习变得多方位、形象且具体。课余时间如有时间精力,我就会下载BBC纪录片等资源,弥补自己所欠缺的文史类知识或拓展自己医学相关知识。这样的机遇和条件上一辈人在年轻时是没有的,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推进祖国发展的成果的一个缩影。”

在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米日阿依慢慢理解了临床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撑,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启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家人也非常支持她的选择,因为他们现在有能力培养她安心完成学业、追逐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小康,我可能也不会有机会和经济条件读到现在。家人也时常为我感到骄傲,说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博士生。”米日阿依由衷地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选择医学这条路既是自己所爱,也是我家人所希望的。”

虽然很年轻,但米日阿依也是一个有着9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她骄傲地说:“我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是党员,爷爷以前常说他能有现在的生活全是因为有共产党,他经常教育我们这些小辈要学会感恩,要学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总是说你们没吃过我们以前吃过的苦,你们年轻人要跟着党走。因此我也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在高中的时候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米日阿依说,回看四十年,回看自己成长的这二十多年,很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很珍惜今时今日的好时光,她希望自己能早日学有所成,踏上临床岗位发挥专业特长,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在服务健康中国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