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上海市情感脑功能解析与障碍干预重点实验室(筹)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朱晓婷  2025-11-06

2025年10月29日上午,上海市情感脑功能解析与障碍干预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情感脑市重”)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情感脑市重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与松江研究院共同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情感脑市重学术委员会主任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蒲慕明研究员,副主任浙江大学段树民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教授,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梅林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谌小维教授,国家临港实验室李澄宇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赵敏教授,上海市科委实验室处仲东亭处长,上海市教委科研处葛昊副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处周翔天处长和副处长郭崴、李亚东,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童雪梅教授,情感脑市重主任徐天乐教授,以及情感脑市重研究骨干等共同出席。会议由情感脑市重副主任李乾研究员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童雪梅教授首先致辞。她代表基础医学院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指出情感脑市重多数核心成员来自基础医学院,是学院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她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情绪和情感神经机制、环路解析与行为表征等方面取得的扎实进展,强调基础医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为实验室提供人才、空间与管理支持,营造自由探索的学术沃土,推动实验室成为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最终服务患者健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处周翔天处长、上海市教委科研处葛昊副处长以及上海市科委实验室处仲东亭处长等领导先后发表致辞。

情感脑市重主任徐天乐教授作2024–2025年度筹建工作报告。他系统回顾了实验室自2023年底启动以来的整体进展,围绕“情感编码的神经机制”“情感与记忆相互作用”“情感障碍干预新策略”三大研究方向,构建起涵盖发育脑、情感脑与退变脑的全生命周期研究体系。在平台与团队建设方面,实验室目前已汇聚固定成员70人,其中课题组长(PI)35人。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松江研究院,形成“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一体化管理机制,在浦东新校区与松江研究院新大楼获得充足空间与经费保障。在学术成果方面,实验室在筹建期内发表/接收论文60篇;修稿/在审论文16篇;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新增国家级项目72项、省市级项目37项。人才引进与培育成效显著,新增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次。徐天乐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在“临床问题驱动”的研究路径上取得的系列进展,包括生命早期经历对共情行为的影响、恐惧记忆与消退记忆的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阿尔兹海默病和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等,多项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展现出从基础发现到临床转化的研究潜力。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继续聚焦“三脑”(发育脑、情感脑、退变脑)研究特色,拓展情感障碍干预策略,力争建成在情感脑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

随后,实验室三位研究骨干作学术报告。李亚东研究员围绕情感障碍干预新策略,探讨了下丘脑在阿尔茨海默病情感认知调控中的作用;方伟群研究员汇报了视皮层神经元集群的关键期鉴定及对情感编码神经环路调控研究;周文杰研究员则介绍了音乐等愉悦声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环路研究进展。

在蒲慕明主任主持的学术委员会讨论与评议环节中,专家对实验室过去一年的建设成效与科研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团队凝聚力强、阶段性成果显著,已逐步成为国内情感脑科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力量。同时,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凝练特色研究方向以及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情绪和情感研究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情感脑市重下一阶段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