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全国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2025年工作会议暨生物医学科学本科专业学术交流会在蚌埠医科大学召开。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郭晓奎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汕头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河南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赣南医科大学、蚌埠医科大学10所成员单位40余名师生代表出席会议。

蚌埠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长青主持会议。蚌医校党委副书记姚文兵为会议致开幕辞,他向各家单位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蚌埠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姚文兵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希望与会专家充分交流、凝聚共识,总结办学优势、交流经验,共同推动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蚌埠医科大学刘长青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王革非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宗工理老师、赣南医科大学杨娟副教授分别结合专业培养体系设计、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创新与转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主题汇报及经验分享。虚拟教研室带头人郭晓奎教授围绕“生物医学科学专业:素养、目标、课程”作了专题报告,深入阐述了专业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并对2024-2025年度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详细介绍了2025-2026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最后,蚌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正红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成效的建设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蚌埠医科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67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当天下午,来自8所成员单位高校的11名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本科生就学习心得、课题研究、科研实践活动等内容进行了学习汇报分享。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姝婧教授担任主持人。经专家评审,专业学生交流会最终评选出学术成果奖3项、学术创新奖2项、学术风范奖3项、学术潜力奖3项。其中,我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语桐获学术成果奖、翟小玉获学术潜力奖。
8月27日,与会代表前往蚌埠医科大学大健康产业园进行参观考察,深入了解蚌医在“医教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现有成员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汕头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教研室旨在通过“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打造全国性、跨区域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全国生物医学科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