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共探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新发展——2025年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暨高级师资培训班顺利举办
  作者:文/刘畅  2025-07-10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6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委会、教育部全国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及教育部 “101 计划” 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 “第三届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暨高级师资培训班”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 43 所高等医学院校的 100 余名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一线教师、研究者及教学管理者参与,共同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 “集体大备课”。

本次高级师资培训班由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精心筹备,汇聚了全国医学院校中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及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顶尖授课专家,围绕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教学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7 月 5 日上午,高级师资培训班以隆重而简洁的开幕式拉开序幕。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昊致欢迎词,对参加培训班的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解读了本次研讨会和培训班开设的重要意义,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开幕式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系列精彩报告依次呈现。教育教学理论版块中,十版干细胞教材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郭晓奎教授带来 “医学教育改革与新医科” 主题报告,深入解读新医科的概念与特征,剖析新医科理念指导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及课程建设要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钮晓音聚焦 “OBE 理念与本科专业标准”,为参会者解读 OBE 理念的内涵及运用该理念建设本科专业与课程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刘畅教授围绕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创新,以 “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位与内涵” 为题,分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该课程改革中的创新理念、实践及成果。此外,郭晓奎教授还解读了医学微生物学 “干细胞” 十版教材的编写原则与内容更新。这一版块让参会学员对医学教育的前沿理念及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教学的需求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会议聚焦医学微生物学学科发展,多位在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专家带来前沿分享。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肖晖研究员探讨 “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敏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发展;复旦大学汪萱怡教授对微生物疫苗的发展进行前沿综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倪语星教授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切入,介绍国内外微生物耐药性的现状。本阶段报告内容丰富且专业性强,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将前沿知识应用于教学开拓了视野。。

会议还围绕教学体系、方法、技术及教学评价展开讨论。国家医考中心韩春梅研究员带来 “学生学习评价与试题命制规范” 专题报告,聚焦学生评价中至关重要的试题命制规范问题,分享试题命制的原则与实际应用,回应医学教育中 “教 - 学 - 考” 一体化的现实需求;上海交通大学余建波教授以上海交通大学 AI 教育平台为例,分享 AI 赋能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 AI 素养提升的策略及实践;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恩策教授以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智慧课程建设为例,介绍 AI 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为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思路。本环节中,郭晓奎教授还针对学员们感兴趣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建设,高瞻远瞩地讲解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3.0” 的构建与实施,为实验课的发展指明方向。

6 位来自不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示范性讲课,环节精彩纷呈。吉林大学辛卓远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程林峰副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徐霖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邹清华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韩蕾副教授及哈尔滨医科大学考文萍老师,分别围绕 “幽门螺杆菌”“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噬菌体”“鼠疫耶氏菌”“狂犬病病毒” 等主题进行展示,展现各自在课堂教学中的风采,为参会者提供宝贵的课堂教学参考。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团队首席教师赵蔚,分享团队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设计中的实际做法,聚焦 “郭霍法则综合实验设计”,为学员们提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刘畅教授主持会议闭幕式,再次感谢专家们的精彩授课,为所有老师的学习精神点赞,为当日议程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高级师资培训班为各位参会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积极分享教学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将前沿理念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相信这将不断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教学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