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论文名单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基础医学院1篇论文入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张月榕,导师邹强),2篇论文入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博士刘鑫男,导师李斌;博士沈颖芝,导师刘俊岭)。简介如下:
张月榕博士的论文课题是“膳食果糖驱动瘦素介导的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揭示了一条免疫内分泌通路:果糖-脂肪细胞-瘦素- CD8+T细胞轴,描述了膳食果糖在塑造脂肪细胞代谢以启动抗肿瘤CD8+ T细胞反应中的关键作用,提示该免疫内分泌通路潜在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案可能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期刊《Cell Metabolism》。

刘鑫男博士的论文题目是“IFN-γ-STAT1-IFITM3 负反馈环路介导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功能扰动及机制研究”。论文创新性地发现了肿瘤浸润Treg细胞中存在IFN-γ介导的STAT1-IFITM3负反馈环路。此环路通过平衡STAT1与IFITM3的动态表达,进而维持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功能稳定性。扰动此负反馈环路导致其失去平衡可以使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下降,进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研究提出了通过扰动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负反馈环路平衡,进而调节抗肿瘤免疫的全新观点。相关成果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沈颖芝博士的论文题目是“PEAR1调控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首次发现PEAR1为调控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揭示了一条全新的LOXL2/PEAR1/CD44信号轴在肿瘤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机制。基于该机制,研究团队开发了PEAR1-EMI重组蛋白和PEAR1 Fab-HSA单克隆抗体,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相关成果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4年全校共有15篇优博论文和26篇优博提名论文。校优博论文的评选,旨在激励博士研究生专注于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鼓励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培养,建立崇尚学术、勇于创新的氛围和导向,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基础医学院将深入实施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持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要求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