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新学期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8月5日起正式启动整体搬迁工作。在学院领导,各职能部处的关心指导下,面对准备时间短,搬迁品类繁多,设备体量庞大等挑战,中心全体教职工全力投入,历时两个多月的周密筹备与半个月的集中攻坚,目前实验室设备调试、空间整理及工程收尾工作已基本完成,为9月浦东新校区教学活动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谋划,搬迁准备“细”当头
搬迁工作启动前,中心成立专项工作组微信群,统筹制定搬迁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各平台教职工提前对仪器设备、教学标本、耗材试剂等进行分类清点、打包标记,并针对精密仪器制定专项运输保护措施。同时,中心与基建、资产、后勤等部门紧密协作,完成新场地水电改造、通风系统检测等前置工作,确保搬迁“零隐患”。




攻坚克难,搬迁过程“稳”求进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酷暑,中心五个平台的教职工全员上阵,艰苦奋战,高效完成了32车,280托,1000余箱的物品转运。搬迁过程中,团队采取“分批次、按功能”的策略,优先保障核心教学设备的转移与安装。部分大型精密仪器需拆解运输并重新校准,相关教师全程跟踪,确保设备性能不受影响;实验室搬迁管理团队通过整盘清点策略,极大提升了搬迁效率和准确性。


精益求精,收尾阶段“质”优先
搬迁完成后,全体教职工立即投入实验室的精细化整理工作。各平台教师对各自平台的教学仪器进行逐项检测,确保运行状态达标;对新实验室进行整理收纳,进行授课动线模拟,优化空间布局与教学动线;建立新实验室启用问题台账,进行系统逐项完善。



党员先行,师生安全”安“至上
目前,实验中心已大部分规整完毕,但精益求精并非终点,“实验室安全”关乎师生健康和教学科研秩序,是必须守牢的红线。中心支部党员主动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当发现中庭楼梯有潜在风险时,迅速行动,经过集体讨论制定隔离带和指示牌等提示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确保在学生进入实验中心前彻底消除隐患,体现了党员心中对师生安全的责任感和担当。

浦东校区实验教学中心在空间规划、智能化设施及安全环保等方面全面升级,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金秋九月,这里将迎来首批学子,续写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