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医学院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3.0”教研成果 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典型成果
  作者:文/邹倩 图/许伟榕  2025-02-01

近日,教育部虚拟教研室项目秘书处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典型名单的通知》。经虚拟教研室年报数据填报、学科协作组推荐、专题工作组专家论证等工作程序,隶属于“101计划”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虚拟教研室,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完成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3.0”教研成果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典型成果。

“101计划”是教育部高教司启动的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23年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实施系列“101计划”,推进基础学科和“四新”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建设,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基础理科、文科和医科相关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工科相关领域,生物育种等新农科相关领域,预防医学等新医科相关领域,涉外法治等新文科相关领域,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一流核心课程,一批一流核心教材,一批核心实践项目和一支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2023年4月29日基础医学“101计划”工作启动,7月12日核心教材和课程建设工作启动,确定了基础医学核心课程,核心教材的清单及分工,《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是确认的核心教材之一,由郭晓奎教授任第一主编。随后,教育部批准由郭晓奎教授组建“基础医学核心实践与创新研究”虚拟教研室,深入开展系统性教研活动。

经过两年的努力,教研室团队创建了“能力导向、数智融合、系统整合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3.0”,其主要特点是在“规范素养与自由探索、知识理解与能力导向、理实结合与系统思维、进阶发展与跨越提升、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五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实现实验过程可视化、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数智化、虚拟仿真实验的多维度互动,也实现了教室、实验室和公共空间的智能化、学习方式的智慧化。将真实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线上实验设计与线下实验探究相结合、团队紧密合作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专业进步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形成学习与转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范式。该体系对学生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循序渐进提升和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灵活性支撑,全面落实了拔尖医学人才培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