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行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作者:文/殷亚男 图/周诗思  2022-09-30

2022年9月26日,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庭会议室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国强院士、重点实验室主任钟清研究员、副主任郑俊克研究员、副主任赵倩研究员、科技发展处平台基地办主任郭崴和基础医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徐光旎等到现场参加会议。同时,中国科学院王恩多院士、清华大学陈晔光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王红阳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程涛研究员、北京大学黄晓军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雷鸣研究员、复旦大学雷群英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刘芝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张宏研究员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研究骨干以及科技发展处处长傅启华通过线上视频连线参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国强院士主持。


重点实验室主任钟清研究员报告了2021年度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围绕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贡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以及下一年的计划与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随后张大川研究员、沈蕾研究员、梁启明研究员、贺明教授、李斌研究员以及沈瑛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代表性研究成果。张大川研究员汇报了肠道菌群对造血与免疫系统的调控,肠道菌群调控中性粒细胞的衰老表型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并能影响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命运决定,进一步解析肠道菌群对造血与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沈蕾研究员汇报了固有淋巴样细胞与炎症,2型固有淋巴细胞可调节健康和疾病中的炎症和组织稳态,研究发现NRP1是肺固有淋巴细胞的特异性调节剂,可作为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梁启明研究员汇报了KSHV编码ORF45激活人NLRP1炎症小体。发现KSHV感染可以诱导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由ORF45蛋白直接激活胞内的炎症小体,诱导炎症因子IL-1β的产生和细胞焦亡。贺明研究员汇报了肝-骨通讯新机制及其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肝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远程调控骨稳态,这一成果有望实现临床转化,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李斌研究员汇报了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免疫疗法新进展,详细介绍了FOXP3蛋白水平变化和转录复合体装配变化及其组织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组织修复以及抗肿瘤免疫治疗方面都有巨大潜力。沈瑛汇报了肿瘤代谢关键酶促进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耐药和转移,主要聚焦临床实体瘤靶向治疗耐药问题筛选抗肿瘤药物新靶标;构建靶向肿瘤代谢关键酶的抗肿瘤首创新药研发体系。

学术委员会委员听取了报告,对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与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今后的发展和突破方向给出了建议,并围绕多个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最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国强院士进行总结发言,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强调聚集核心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培养中坚力量,加强团队建设,突出实验室的特色,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于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