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树强教授,在闵行校区菁菁堂为2025级1000余名医学本科生带来思政大课,以《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健康促进与健康行动》为题,围绕战略演进、健康促进内涵、行动体系、主动健康与数字化赋能四大板块,解析“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型逻辑。

许教授以时间轴梳理战略脉络: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党的十九大将其纳入国家发展全局,党的二十大锚定2035年建成目标,2024年以来两次中央全会持续部署深化医改。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已从理念转化为跨领域制度安排与具体行动。

阐释健康促进内涵时,许教授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解读《渥太华宪章》核心策略与行动领域,强调其是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我国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构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框架,核心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让每个人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课程重点聚焦“健康中国行动”,许教授提炼三大转变:定位从“治病”转向“人民健康”,策略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行动从“宣传倡导”转向“全民参与”。该行动从最初15个专项延伸至2025年的18项,新增健康体重管理等内容,形成“干预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全方位保障网。
面向“十五五”,许教授提出“主动健康”新范式,涵盖服务理念、对象、主体、内容的四大突破,并强调数字化是关键引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构建健康管理闭环。他寄语学子,把握数字化重塑医药卫生体系的窗口期,融入数字健康浪潮。
此次“健康中国”思政课程以前沿视角和系统思维,深化了医学生对国家战略的认知,激发交医学子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青年参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