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暨宝钢教育基金年度工作会议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江凌勇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黄紫晗同学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宝钢教育奖作为全国高校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认可度高的重要奖项,始终坚守“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 的核心,不仅激励了师生积极进取,也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产学深度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获奖教师介绍
江凌勇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科主任。主要从事牙颌面畸形整复和牙列不齐矫治的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9篇,其中代表性成果以通讯作者在CNS子刊Nat Commun,Sci Adv,口腔顶刊J Dent Res,骨科顶刊J Bone Miner Res等期刊发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重视本科生教育、科创育人,担任2018级本科班导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大创项目8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培养本科生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项目并获宝钢优秀学生奖;注重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创新研究,培养学生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项;主持开设本科生、研究生新课程2门,获上药杏林育才奖和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研究生)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创新成果获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威廉∙盖茨奖(William J. Gies Award)、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及第四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等荣誉奖励。
获奖学生介绍
黄紫晗

(右一)
2022级口腔医学八年制本科生。该生获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绍裘”医+X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荣誉,聚焦牙颌面畸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获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项目资助;主持大创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相关成果已推荐至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以第一作者在口腔权威期刊Int J Oral Sci(IF=12.2)发表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家级金奖、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具有公益精神,积极投身医学科普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担当。
本次获奖者中,“师生同辉”的佳话尤为瞩目,教师奖获得者江凌勇,是学生奖获得者黄紫晗的指导老师。让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子,与富有创新思维的卓越教师双向奔赴、彼此激励、携手超越,在教学相长中淬炼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与智慧,让学生更优秀,让老师更卓越,这正是践行深耕教育教学、筑牢人才培养根基的核心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始终赓续“博学 勤思 大爱 精诚”的院训精神,以培育有灵魂的卓越口腔医学创新人才为使命,持续深耕学科交叉融合,聚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激发师生创新活力,让每一位学子在探索口腔医学前沿进程中,既涵养使命担当,又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