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 正文

第六届中德口腔医学研讨会暨口腔种植和牙槽外科高级培训班顺利举办

时间:2025-08-01

近日,“第六届中德口腔医学研讨会暨口腔种植和牙槽外科高级培训班”于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承办,汇聚了来自中德两国的顶尖口腔医学专家,通过专题演讲、手术演示和多学科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了口腔种植与牙槽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临床挑战,吸引了中外口腔医学同道500余人次参与。

一、开幕式:高规格启幕,共绘学术蓝图

6月23日上午,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隆重开幕。大会名誉主席刘宝林教授、张志愿院士、口腔医学院徐袁瑾书记先后致辞,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推动口腔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大会中方主席杨驰教授与德方主席德国国立杜易斯堡-埃森大学IMC口腔医学院Ulrich Joos教授分别致辞,共同展望了中德口腔医学合作的未来方向。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由杨驰教授主编的《颞下颌关节及颅颌假体手术图解》、邹多宏教授主编的《口腔种植临床解剖学》赠书仪式。随后举行了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德国国立杜易斯堡-埃森大学IMC口腔医学院的合作意向函签署活动,为中德双方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袁瑾书记致辞

张志愿院士致辞

杨驰教授致辞

Ulrich Joos教授致辞

中德合作意向签约仪式

杨驰教授与邹多宏教授向中外学者赠书

大会合影

二、学术盛宴:聚焦临床难题,共享前沿成果

本次研讨会围绕“口腔种植与牙槽外科”主题,设置不同专题板块,涵盖从基础理论到高阶技术的全方位内容。

1.牙槽外科理论与技术创新

首日议程聚焦牙槽外科的规范化操作。张伟教授和赵吉宏教授分别就手术镇静镇痛和复杂牙拔除的局部麻醉技术分享了最新临床指南。杨驰教授通过数字化技术演示了复杂埋伏牙拔除术,展示了精准微创手术的魅力。胡开进教授和潘剑教授则针对全身性疾病患者的拔牙风险管控提出了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专家授课现场

杨驰教授进行阻生牙拔除手术演示

2. 骨缺损修复与种植技术突破

垂直性骨缺损修复成为第二天的核心议题。满毅教授介绍了牙槽骨垂直缺损的修复新技术,邹多宏教授通过手术直播演示了上颌窦外提升术的标准化流程。德方专家Günter Lauer教授和Thomas Beikler教授分别就萎缩性下颌骨治疗和种植体与牙周病管理进行了深度解析,强调了生物力学与软组织平衡的重要性。

专家授课现场

邹多宏教授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手术演示

3. 软硬组织重建与多学科协作

在软硬组织缺损修复专题中,邱立新教授和张健教授分别展示了块状骨移植和垂直骨增量技术的前沿应用。王慧明教授的智能化种植方案和李德华教授的前牙美学种植修复,进一步凸显了功能与美学并重的治疗理念。多学科联合治疗板块中,专家们探讨了正畸、种植与颌面重建的协同策略,为复杂病例提供了全新思路。

专家授课现场

杨驰教授进行PAOO手术演示

邹多宏教授进行基于新型帐篷钉技术的牙槽骨中度缺损修复重建手术演示

4. 数字化与智能化种植的未来

数字化技术贯穿会议全程。王凤教授和吴轶群教授分别展示了数字化引导即刻种植,动态导航种植机器人的应用与前景。满毅教授介绍了颧骨种植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杨静文教授则重点关注全口/半口种植修复要点等。吴铁群教授则通过手术演示了种植机器人在全口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引发与会者对“精准医疗”的广泛讨论。

专家授课现场

吴轶群教授点评与讨论

5. 并发症防治与风险管控

周国辉教授进行口腔种植数字化流程的管理进行专题讲座,徐淑兰教授和余优成教授针对种植体周围炎和上颌窦骨增量并发症的防治策略进行了系统讲解,强调了预防优于治疗的理念。周青教授对牙槽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并发症防治与处理进行经验分享。Prof. George Anastassov通过案例分享,警示了种植灾难性风险的规避方法。

专家授课现场

三、手术演示:实战引领,技术赋能

会议期间共进行了10场高难度手术直播,包括杨驰教授的PAOO骨移植术、邹多宏教授的新型帐篷钉技术修复重度骨缺损,以及德方专家Ulrich Joos教授的畸形颌骨种植术。这些演示不仅展现了专家团队的高超技艺,更通过实时互动解答了学员的临床困惑。

专家授课与手术演示现场

四、国际交流:中德对话,共促发展

德方专家团队由欧洲颅颌面外科权威Ulrich Joos教授领衔,其关于骨替代材料的演讲为国内骨增量技术提供了新视角。Prof. Fouad Khoury连续三场的 “骨增量与软组织管理” 授课,系统分享了欧洲经验。中方专家杨驰教授、周国辉教授等也展示了中国在穿颧种植和数字化种植领域的领先成果,实现了 “双向赋能” 。

专家授课现场

会议期间,杨驰教授还向欧方专家重点介绍了口腔外科的特色优势学科——颞下颌关节外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双方就青少年关节盘移位与继发牙颌面畸形等共同关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杨驰教授介绍了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相关疾病诊治的“九院模式”,使欧方专家深受启发。随后,杨驰教授进行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缝合手术演示,进一步详细阐释了杨氏创新手术技术的原理与临床疗效。

杨驰教授进行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手术演示

为进一步介绍口腔外科在产学研一体化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杨驰教授团队与欧方专家共同参观了高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围绕颞下颌关节及颅颌面假体的技术转化、生产现状及国际协作展开深入交流,标志着国内颞下颌关节假体生产技术首次与国际前沿团队进行系统性对话。

会议以技术共享与产业协作为核心,通过多环节的互动展现了国内在该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杨驰教授团队详细介绍了国内颞下颌关节假体的临床技术进展,郑吉驷副研究员和焦子先博士分别就假体设计、生产流程及市场应用进行了专题汇报,凸显了九院在颅颌面修复领域的科研与临床优势。在工厂参观环节,高峰医疗团队向国际专家展示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制造能力。欧美专家团队对国内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假体螺纹孔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提供了宝贵建议,双方在技术优化与国际市场拓展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颞下颌关节假体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打开了窗口,也为推动中外产学研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高峰医疗将与欧美专家团队就螺纹孔设计技术支援及口腔种植植体生产等事项展开具体对接,进一步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未来,此类国际交流活动有望成为常态,助力中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解决方案。

杨驰教授团队与欧方专家参观高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举行座谈会

五、闭幕式:成果丰硕,展望未来

6月29日,大会主席邹多宏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总结道:“本次研讨会不仅传递了前沿知识,更搭建了中德口腔医学的长期合作桥梁。”会议共颁发《高级课程结业证书》百余份,学员满意度达98%。据悉,第七届研讨会将于2026年在德国明斯特大学举办,进一步深化两国学术合作。

闭幕式现场

参会感言

- 学员代表王医生 (某三甲医院种植科):“手术演示和并发症防治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落地应用方案非常实用。”

- 德方专家Prof. Josef Piffkó :“中国同行在临床创新和病例积累上的成就令人钦佩,期待更多联合研究。”

六、结语

第六届中德口腔医学研讨会以高水平的学术内容和实践导向的培训模式,为全球口腔医学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中德双方将继续携手,推动口腔种植与牙槽外科技术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供稿 焦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