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学工
红旗渠精神,不朽的丰碑——记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党总支部主题教育活动
  作者:王宏林  2019-12-09

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把艰苦创业和科学发展相结合,使红旗渠精神永葆青春和活力,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

2019年12月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党总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在医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林州市红飘带教育培训中心专题课教师常会平围绕“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讲座。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郁松,及相关领导参加此次主题活动。

会议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党总支副书记王宏林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对优秀教师常会平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常会平老师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讲座。她首先介绍了红旗渠的基本信息及其建造的历史背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红旗渠于1960年动工,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历时十个春秋,经过不懈的艰苦奋斗,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而红旗渠的修建的原因却是悲壮的。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1936至1943年,林县大旱20余次。1640年、1769年、1835年、1877年都曾发生过人相食的惨事。解放前,林县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但是林县人宁愿苦干也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工地,从此揭开了红旗渠工程的序幕。

随后,常会平老师详细介绍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取得的成绩。“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按照县委部署,总指挥部将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干渠任务打桩立界,全部分配到15个公社。3.7万名民工挤在峡谷、山村,一是缺少住房,二是道路不畅,天气寒冷,困难重重。尽管如此,谁都毫无怨言,林县人自己动手,战胜困难,几个布蓬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营帐,三个石头支起来,就是烧锅煮饭的伙房。他们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铺在石板上便是“床”。在建渠过程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自己建造了大部分材料。其中水泥自己制造了5170吨,占总量的77.1%;炸药自己制造了1215吨,占总量的44.3%;石灰自己烧制了14.5万吨,占总量的100%;所用的工具也是自己修的。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铸成了这条人工天河——红旗渠。

最后,常会平老师生动讲述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红旗渠的修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的经济发展,更是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质;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修建红旗渠的十年,无数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种奉献无私到命都可以不要,共产党就是为群众无私奉献才赢得了民心!”

常会平老师带来的分享内容丰富、以小见大、见解独到,现场气氛热烈。“想人民群众之所想”红旗渠精神启发我们广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对于科研工作者,把红旗渠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才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谋福祉。红旗渠,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丰碑!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党总支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倡导广大党员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断深化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向优秀党员同志学习,严于律己,做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