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共行计划” 助力全国“心理脱贫”与“精神共富”贡献交医智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0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护理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2024年,在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研究生党支部与宜宾叙州二中第一党支部接续发起“沪宜携手,再启新程”红色实践育人项目。该项目通过将红色精神与医学人文相融合,引导护理学院研究生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深刻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变革成就,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志向,同时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筹备阶段:点燃实践激情,共创育人新篇

2024年4月25日上午,护理研究生党支部在黄浦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了“共行计划”筹备会暨红色旧址参观活动。会议由支部副书记李雨霏主持,围绕共行计划和党日微党课开展了集体备课讨论,为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5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研究生党支部与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党支部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开展了“沪宜携手,再启新程”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后续的支教共建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启动阶段:跨越山海扬帆,凝心聚力启程

7月上旬,活动筹备团队在交大系统精神与心理护理专家指导下开展授课和调研筹备。面向学校、社区、家庭的多维场景,结合学生、家长、教师人群的不同特征,团队选取关键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于活动前期开展在线调研。研究发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支持与引导的需求迫切,特别是在应对学业压力和生涯规划方面。家长群体在面对孩子可能的心理困扰时,普遍感到力不从心,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另外,双方支部联合举办了心理健康“云课堂”暨专题调研活动。此次活动作为党支部共行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上会议和调研的形式,将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入叙州二中,基于多方位、多维度的调查研究结果,学院研究生党员集体备课、授课,秉持“呵护心灵,共筑成长”的核心理念,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并将在后续的夏令营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展现与深化。

7月4日上午,护理学院在沪举行2024年学生党支部“共行计划”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培训活动,组建成立新一届护理学院青年宣讲团和党支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邀请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领域专家为实践团师生讲授实践课程。带队老师周滢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及具体安排,强调了项目的创新性和社会实践意义。王琳副教授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提升策略”进行了生动的案例分享,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社会实践挑战。

 

三、实施阶段:双向实践探索,护航心灵成长

四川实践

跨越万里长江,护理研究生党支部全体成员于7月再赴四川宜宾,依托共建支部,在当地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面向学校、乡村、社区的三维场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首先在叙州区第二中学与20余位教师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了解西部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另外,实践团前往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白马小学等周边乡村中小学校,围绕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守护与成长、乡村小学面临的生源流失、师资匮乏等议题展开深入调研与访谈。

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赵一曼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弘扬了红色精神,并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了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当晚,实践团携手叙州二中2022级团支书,组织了一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专题读书会暨生涯规划座谈会,双方党团员青年共话理想,展望未来。

实践团还在宜宾市柏溪街道金江社区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心理健康科普活动。成员们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相关内容为引入,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的背景、内容与成效,并分享了识别、应对及管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当天下午,成员们深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调研,了解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做法。

7月13日至17日,实践团在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开展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和西部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活动。面向曾参加2023年“共行计划”项目的30余名2022级团支书,实践团围绕情绪识别与调节、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等主题开展工作坊活动;面向2022级高三教师,实践团分享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可行路径,讲解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师心理健康调适方法。7月27日,实践团还邀请交大护理学院王琳副教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丽主任护师主讲家长心理健康“云讲座”,聚焦高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方法,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师-家长三元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综上,实践团共面向叙州二中74个班级、1500余名“准高三生”、百余名教师、4500余名家长进行了60余场心理健康云讲座和50余场医学特色理论宣讲活动,持续开展三元联动“思政+心理健康”服务实践。

 

 

上海实践

基于前期四川实践成果,实践团成员根据上海市青少年群体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024年8月至11月期间,实践团前往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黄浦区豫园街道、五里桥街道办班点、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北校等多地开展系列心理健康科普志愿服务,聚焦“心理健康知识和处理方法”主题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讲。

实践团通过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设计绘画和冥想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情绪管理、积极自我暗示等心理调节技巧,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针对初中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困难,实践团开展了心理健康微课宣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策略。实践团还持续开展红色医学特色理论宣讲,结合王振义院士精神学习,在沪上多所大中小学校开展了线下理论宣讲和心理科普志愿服务。

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不仅将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传播到学校和社区,还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动”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在上海开展的系列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为该平台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与普及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推动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类似的跨区域合作项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践基础。

 

 

四、成果阶段:彰显硕果累累,影响广泛深远

该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成果斐然,其衍生之作《“心”语“智”解,守护初心——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乡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荣膺2024年度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三等奖,并斩获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二等奖,目前正积极参与2024年学生党支部“共行计划”优秀项目评选。2024年护理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2023年共行计划“沪宜携手 共育新人”宜宾叙州二中支教共建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学院师生参与度和项目覆盖面,精准聚焦东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为抓手,丰富拓展“思政+生命健康”课程体系,擦亮“党建+护理”项目特色,引导学院师生在服务西部的火热实践中求索“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结语

“沪宜携手,再启新程”实践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学生党支部“共行计划”项目,延续往届思政一体化特色,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崇高使命,持续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精神,将青春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三下乡”成为连接高校与农村、知识与实践的红色纽带。

 

 

附:“共行计划”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和成员名单

指导教师:王琳、全林、李丽、郁松、周滢、章新、童宽

团队成员:王小龙、王矜乐、王乐昊、王新红、朱晓筱、任灵坤、行玉菲、刘凡、衣冉、李雨霏、李元、李汶莲、李宇晗、李蕴伶、李儇儇、宋欣怡、张恩铭、张悦、张雨萌、张佳慧、张海丽、陆依丹、陈野、尚淑慧、罗宁宁、季涧琳、秦世玉、顾嘉、郭心宇、黄晗钧、蒋杨妍、樊盼玉、魏欣雨

(以上名单不分前后、按照姓氏笔画和年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