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主办的“器官-系统整合护理系列教材定稿会”在医学院懿德楼三楼报告厅成功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勇,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宋秀全,医学教育中心主任兼华东分社执行董事邬洁,华东分社副总编辑吴磊,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章新,院长李敏,副院长方琼、朱冰倩,以及来自全国60多所医学院校及90多家医院的编写团队,15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朱冰倩副院长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勇在致辞中向所有参编专家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器官-系统整合护理教材的定稿是护理学院深化“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自2020年启动整合课程改革以来,护理学院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导论+十大器官系统”的教材体系。教材编写汇聚全国170余位编委的专业智慧,未来交医护理将以本套教材为载体,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医疗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敏在欢迎辞中表示本次教材编写是落实“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本系列教材编纂以器官系统为中心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融合基础医学、临床护理与人文关怀,旨在培养复合型护理创新人才。教材凝聚了全国护理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融入最新诊疗指南与临床经验,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编写过程中,各位编委以医者仁心、师者匠心,在繁忙工作中精雕细琢,确保内容既立足国际前沿,又贴合临床需求。定稿是新的起点。未来,通过推进教材出版与推广,本套教材将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支撑。
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经理宋秀全表示,作为医学出版领域的权威机构,人民卫生出版社始终以“服务医学教育,助力健康中国”为使命。此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出版器官-系统整合护理教材,是落实“新医科”战略的重要实践。这套教材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知识与临床实践,凝聚了全国护理界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人卫社将以“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通过“纸数融合”模式打造精品教材,为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方琼副院长系统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总体框架及完成情况。她表示系列教材以“三基五性”为核心原则,突破传统护理教材的学科壁垒,构建了“导论+十大器官系统”的创新性内容体系。教材以器官系统为逻辑主线,纵向贯通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横向整合健康评估、临床护理、人文关怀与循证实践,创新性设置“护理+X”模块,强化学生系统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培养。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教材配套开发同步PPT、思维导图、拓展阅读、思政案例、习题资源等。目前系列教材已完成初稿编写,通过多轮交叉互审,确保内容既符合教育部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标准,又对接护士资格考试要求。
人民卫生出版社华东分社编辑吴琪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慕课项目部王熙编辑分别从纸质和数字内容定稿要求两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系列教材目前的完成情况,两位编辑分别总结了常见问题,并给出了修改建议。系列教材计划于5月初正式定稿,纸数同时出版。
随后的专家建议环节,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安力彬教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张美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章雅青教授分别从不同维度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设性意见。三位专家一致认为,教材应注重基础知识与临床需求的动态平衡,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增强可读性。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章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作为庆祝护理学院成立四十周年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此次会议标志着11本护理学教材编撰工作进入收官阶段,预计将于5月初完成全部定稿工作。他希望编写团队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教材内容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贴近临床实践;深化课程思政融入,将南丁格尔精神、职业伦理等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培养有温度、有担当的护理人才;要注重数字赋能,强化数字资源开发,确保教材在2025年秋季学期顺利落地。他特别强调,教材编写团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将个人专业智慧转化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集体成果,为推动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下午,全体编委按教材内容分为11个分会场进行分组研讨,包括临床护理学导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免疫系统疾病护理、运动系统疾病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生殖系统疾病护理等。各分会场围绕整合度把控、临床案例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气氛热烈,编委们在内容整合、案例设计、数字资源及思政融入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共识,后续将形成修订方案推进教材完善。

此次定稿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护理器官-系统整合教育改革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未来随着整合护理系列教材的出版与应用,将有力推动护理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更多具备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护理领军人才。
附:器官-系统整合护理系列教材(纸质版和数字内容)主审、主编和副主编名单
教材名称 |
主审 |
主编 |
副主编 |
临床护理学导论 |
尚少梅(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朱大乔(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王君俏(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
施齐芳(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系) 崔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护理系) 李菁(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田建丽(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 |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
吴瑛(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方琼(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李庆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
孙国珍(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刘亚平(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康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
成守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侯黎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宫玉翠 纸质主编(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顾芬 数字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
高丽红(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王艳玲(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陈雪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护理系) |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
吴蓓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章雅青(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许勤(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龚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春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赵新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
袁长蓉(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
戈晓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杨辉(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朱晓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宁丽(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彭飞(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 |
赵芳(中日友好医院) |
周莹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黄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张明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朱冰倩(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
胡荣(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沈南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谢伦芳(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王茜(蚌埠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 |
张美芬(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
杨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陶幸娟(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曹洁(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免疫系统疾病护理 |
章雅青(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
奚慧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张莹(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张春燕(北京协和医院) |
运动系统疾病护理 |
吴欣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胡三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王洁 纸质副主编(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朱唯一 数字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袁晓玲(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
生殖系统护理 |
安力彬(大连大学护理学院) |
李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陆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顾炜(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护理系) 王彩凤(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段霞(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
注:表中未做特殊说明的均指纸质版与数字内容的主审、主编和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