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2025年中法合作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共探胰腺癌诊疗新途径

时间:2025-09-30 09:05:02  浏览:

为深化中法医学交流对话,构筑医学科学创新合作桥梁,推动医学科学与医学教育迈向新高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携手法国国家医学院科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承办的“2025年中法合作网络研讨会”,于9月25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其恶性程度极高,早期症状极为隐匿,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居高不下。据权威统计,胰腺癌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仅约7%-10%,是预后最为恶劣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次网络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以“胰腺癌诊疗新进展”为核心主题,广邀外科领域众多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开展前沿学术报告,并与参会嘉宾展开深度且热烈的学术对话与交流。会议采用法语和英语双语进行,吸引了来自主办单位以及中法双方合作院校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代表,大家跨越时空限制,齐聚云端,共襄医学盛宴。

会议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沈柏用,与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副秘书长、法国著名肝脏外科学家Jacques Belghiti代表主办和承办单位发表开幕致辞。沈柏用在致辞中指出,自2023年起,中国四所独具医学法语教学特色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及武汉大学医学部,便与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开启了卫生及教育领域的紧密合作,通过轮值举办世界范围内的“中法合作网络研讨会”,不仅及时分享了学术前沿新知,更为两国医学界的深度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借此机会,对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及国内外同仁给予“中法合作网络研讨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Jacques Belghiti则表示,本次中法合作网络研讨会聚焦胰腺癌这一医学难题,意义非凡,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定将为全球胰腺癌诊疗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医学合作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学术报告环节,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巴黎西岱大学胃肠病学名誉教授Philippe Ruszniewski的汇报围绕“胰腺癌筛查”展开,涵盖全球负担、危险因素、筛查对象与方法,重点指出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推荐MRI/EUS联合血糖监测,强调早诊早治。

沈柏用在汇报中详细介绍了其团队为提升胰腺癌长期生存率所做出的努力,重点介绍了他首创的“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诊治体系”,包含遗传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创新临床路径、个体化治疗、预后与疗效预测,以及复发转移的精准防治策略,目前已将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21.2%,根治后5年生存率高达29.3%,整体疗效居国内外领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医生、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胰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赵舒霖阐述了多模态生物标志物在胰腺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与探索,彰显了蛋白组学在临床前瞻性治疗大队列研究中应用价值,标志着蛋白质组学驱动的胰腺癌精准诊疗进入新纪元。

巴黎西岱大学Beaujon医院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科医生Safi Dokmak汇报交流了胰腺导管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胰腺癌发现时多已偏晚,仅约一成可直接手术,采用“新辅助化疗”,能让更多患者获得彻底切除机会,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已成为局部晚期或临界可切除患者的常规方案,也为部分患者接受更大范围手术提供了依据。

在后续的圆桌讨论中,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讲者嘉宾与现场观众互动频繁,大家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充分的讨论。中法专家们秉持着开放、坦诚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分享各自在胰腺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临床诊疗经验,共同聚焦该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与思想碰撞。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中法联合医学院法方名誉院长Marc Delpech在会议总结中对本次网络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满怀热情地祝贺此次充满活力且成果丰硕的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并衷心感谢中法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以及深入探讨。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中法医学合作所蕴含的广阔前景与巨大潜力。沈柏用也表示,通过本次国际网络研讨会的交流,国际同行对胰腺癌的诊疗新途径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中法两国的合作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加强。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迎来更多高质量的医学教育、科研合作项目。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三楼

电话: 64370045 * 661073

邮箱:emsf@shsmu.edu.cn

版权所有 (201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邮编:200025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