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慧教授等团队解析胆囊癌单细胞图谱

浏览量:时间:2021-07-18

日前,国际知名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巴乾研究员团队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刘厚宝教授团队题为“Diversity and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in human gall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reveal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的论文。该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全面解析了胆囊癌图谱,分别从癌细胞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细胞浸润、活性以及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全面表征了胆囊癌组织的疾病特征,为胆囊癌中免疫微环境功能解析及其新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不到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早期无症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绝大部分胆囊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不适合手术治疗。尽管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但仅有少数患者反应良好。癌细胞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细胞构成、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都会影响胆囊癌的治疗效果,因此,以上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为胆囊癌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提高目前方案疗效,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本研究首次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方法全面解析了胆囊腺癌、胆囊腺鳞癌和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的癌旁、原位癌和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对胆囊癌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细胞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胆囊癌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鳞癌肿瘤中腺癌具有向鳞癌分化的潜能;胆囊内分泌肿瘤起源与胆囊癌腺癌和鳞癌显著不同,其肿瘤微环境中很少存在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浸润,并在多个样本中得到证实;胆囊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存在从CCL20hi/CD163lo状态向CCL20lo/CD163hi抗炎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且中性粒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比例显著下降;胆囊腺癌微环境中存在T细胞的浸润杀伤功能,但T细胞往往大量表达TIGIT、CTLA4等耗竭性分子,这可能是其对免疫耐受的主要原因;胆囊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配体-受体介导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上发现提示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血管发生可能是胆囊癌上皮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从细胞和分子角度都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并得到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平台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是医学院依托公共卫生学院打造的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化研究机构,中心现有单细胞分离与鉴定、单细胞测序、单细胞质谱和单细胞生物信息分析四大平台,重点聚焦衰老、肿瘤等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的基础和应用转化研究。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tm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