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JAMA发表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和钟文泽联合团队利用大数据揭示美国成人糖尿病流行趋势和控制情况的原创研究成果

浏览量:时间:2021-06-28

近三十年,糖尿病患病率在多数国家都出现快速增长,包括高、中、低收入国家,形成了糖尿病的全球流行。在1980年到2014年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翻了一倍,从4.7%增长到8.5%。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遗传等,是全球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2015年,糖尿病造成1.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负担;到2030年,将增加到超过2万亿美元。因此持续监测糖尿病患病率趋势以及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控制情况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

基于全球糖尿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背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围绕“数字化主动健康和慢病防控”开展工作,形成“糖尿病防控”联合研究团队,从全球视角进行健康大数据挖掘与疾病风险评估,同时辅助人工智能技术,为糖尿病人群的饮食、药物、生活方式等多维度干预和精准健康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公共卫生学院王慧、钟文泽联合团队首先从公开数据库挖掘着手,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20年的数据(1999-2018),于2021年6月25日在JAMA发表原创研究论文。该研究纳入复杂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的28143名美国成人,平均年龄为48岁,49%为男性,51%为女性,32%为少数族裔(如非裔、墨西哥裔、亚裔等)。基于跨度20年的连续性横断面问卷调查、体检和生化指标等数据,系统研究了过去20年美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其控制情况和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稳步上升,从1999-2000年的9.8%增加到2017-2018年的14.3%。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BMI水平、有无腹型肥胖和有无医疗保险的亚组分析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绝大多数亚组中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20年间未诊断糖尿病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在2017-2018年间,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18-44岁年轻人是未诊断糖尿病的重灾区,有40%的糖尿病病例未被诊断,而这个比例在45-64岁中年人群为26%,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为15%。既往研究往往将BMI≥30作为同一类肥胖人群看待,但该研究显示肥胖患者糖尿病风险异质性很大,BMI≥40的III级严重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37%,远高于BMI为30-34.9的I级肥胖人群16%的糖尿病患病率。这些研究结果对糖尿病风险精准分层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进一步对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情况进行了评估,采用了三项指标同时控制达标的评估模式: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在<100 mg/dL。三项指标同时得到控制的比例在2015-2018年间仅为21%,即使将三项指标中的血压控制标准降到<140/90 mmHg,仍只有不到30%的患者三项指标同时得到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的血糖和血脂控制情况比中老年人差得多,在过去20年,仅有7%的年轻人糖尿病三项指标得到控制。结果表明:美国近20年来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情况总体较差,尤其是年轻糖尿病患者,他们将是今后精准防控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以上美国糖尿病防控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的现实情况,为我国糖尿病预防和管理带来诸多启示。

研究结果提示:尽管过去二十年世界很多国家对糖尿病防控都有巨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糖尿病防控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一些重要突破,并且有一系列新的糖尿病药物问世(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然而糖尿病防控形势在过去二十年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在部分区域和部分人群中有恶化的趋势,存在显著的年龄、种族等差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未来需要重视糖尿病精准预防和治疗,从多维度着手,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提升药物的依从性、探索最优的个体化药物和非药物处方、增加相关医疗资源投入并平衡医疗资源的分配、降低患者就诊壁垒、加强糖尿病相关健康宣传和教育、提升糖尿病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等。

研究团队同时指出中国糖尿病防控形势同样异常严峻,有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不到1%,而现在已经接近13%,目前有将近1.3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病例的约四分之一,主要是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比如饮食、运动、睡眠、精神压力等)和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仅有约一半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这个数据和美国类似。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今后需要加强对中国人群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率、血压控制率和血脂控制率等重要指标进行长期持续监测,为我国糖尿病防控的卫生政策制定、资源调度分配、评估防控工作进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利用在营养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以公共卫生学院“数字化主动健康和慢病防控”工作为依托,开展系列多维度多层次的中国人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提出适合国人的精准预防和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同时也充分利用团队的国际化背景,开展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研究,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慢性疾病的全球防控提供原创性成果和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81620

通讯作者介绍

钟文泽研究员于2020年底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担任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主任。现任美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组候任主席和美国心脏学会流行病与预防委员会青年委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2-2016年在美国UNC Chapel Hill攻读营养流行病学博士学位;2017-201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做博士后;2019-2020年担任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营养学、医学信息学和组学等跨领域研究,在美期间以PI身份获得美国政府、学会和学术机构的各项科研经费300多万美金,迄今在JAMA (2019 & 2021)、JAMA Intern Med (2020)、Diabetes Care (2017 & 2018)、Int J Epidemiol (2021)等顶尖期刊发表多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央视等300多家媒体报道。担任JAMA、BMJ、Lancet子刊、Ann Intern Med、Diabetes Care等期刊的审稿人和仲裁人。参与编写和评审美国NIH/NIDDK出版的权威糖尿病专著《Diabetes in America》第三版相关章节。荣获美国心脏学会Roger R. Williams Award、美国心脏学会Lifestyl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Early 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营养学会Predoctoral Fellowship等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

王慧,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曾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科技部“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个人健康监测大数据云平台”,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2020)。长期从事主动健康与慢病防控、营养与食品安全基础和应用研究,在Nature、JAMA、Nat Genet、Lancet Psychiatry、Lancet Digit Health、GUT、EHP、PNAS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编专著6部,申请专利37项(授权17项),成果转化7项,形成国家、行业标准8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等。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微生物分委会主任委员,第二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专家组成员等,并任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