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NPJ Precision Oncology:王慧研究组阐述肺部微生物组紊乱与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浏览量:时间:2020-12-16



12月10日,王慧研究组(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张鹏研究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PJ Precision Oncology》在线发表题为“Microbiome dysbiosis in lung cancer: from composition to therapy”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当前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肺部微生物组的组成、肺-肠-微生物轴、肺部微生物与机体免疫及代谢的关系、微生物群紊乱和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等,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肺部微生物群提升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前景。

文章最后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的角度首次提出了“One Health Care of Lung”的肺部全健康理念即宿主(遗传基因、衰老与免疫、人群易感性)—环境变化—微生物群(平衡与紊乱)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命体的健康状态,加强了对肺部肿瘤和相关疾病的整体预防理念。总之,该研究成果提出了对肺部微生物组和肺癌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疾病预防的深刻见解,对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图片“肺部全健康理念”

( “One Health Care of Lung”)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Globocan)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肺癌新发病数约182.5万,死亡数约159.0万,约占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恶性肿瘤首位。作为肺部生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肺部微生物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肺癌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可以促进肺癌的早期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人类最早在出生时就从母体产道中获得微生物定植,到出生后机体呼吸、饮食、皮肤等与外界环境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微生物群,并在持续的生命活动中建立与微生物共生发展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传统的观念认为人体的肺脏是完全无菌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肺部微生物组的神秘面纱逐渐被解开。肺部微生物组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科学家和临床专家的关注。健康的肺部表面和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之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肺部微生物组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古菌等,当前研究发现肺部微生物对肺部感染、炎症性疾病、慢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和肺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临床治疗缓解率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这一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正在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但更深层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基础科研价值。

该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合作完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刘宁宁副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强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助理研究员葛阳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慧教授和张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