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重管理年”的提出,全社会对科学体重管理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为帮助社区老年居民预防肌少症等营养相关问题,近日,公共卫生学院科普领航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为居民送上日常膳食运动指南。由学院讲师许岚指导的"体重玄学研究所"科普团队成员沈兴晨、邬怡如,赴徐汇区凌云新村开展了题为《迎重阳佳节,塑强健体魄》的科普宣讲活动。活动围绕体重管理及"千金难买老来瘦"的民间谚语,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体重相关科学指标、膳食指南与运动建议,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晶、宣传与科普促进办公室主任陆唯怡等参与本次活动。

在"体重知识全知道"环节,邬怡如通过列举并解读各类体重指标(如BMI、腰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等),为听众明确了体重管理需监测的常规指标,并阐释了肥胖的科学定义及诊断标准。
 
 
                  
鉴于本次参会者以老年朋友为主,邬怡如特别引入肌肉率指标,通过探讨"千金难买老来瘦"谚语的科学性,自然过渡到肌少症的症状与危害,并邀请参会者现场演示自测方法,传授日常生活中监测肌少症的实用技巧,有效提升了与会者的参与度,深化了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随后的"健康饮食塑意识"环节,沈兴晨系统讲解了食谱设计的基本步骤:确定机体总热量需求(TEE)、明确总需求中各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并为老年朋友准备了简易TEE计算网站的二维码,方便大家自主测算。他还向居民科普了正常成人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同样提供网站二维码供听众计算个性化营养素摄入需求。并通过展示食谱示例,使听众初步掌握食谱设计的相关理论。

除专业理论知识外,沈兴晨还分享了实用饮食建议,如避免以水果替代晚餐、合理安排进食顺序(蔬菜、蛋白、主食)、做到粗细粮均衡搭配、采用餐盘分区法(1/2蔬菜、1/4优质蛋白、1/4主食)等。相较于专业理论,这些通俗易懂的膳食指南更受居民欢迎,能为其日常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在"积极运动强体魄"环节,沈兴晨讲解了运动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循序渐进、尊重兴趣、对症选择、量力而行等。同步展示了日常运动的三种基本类型: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练习,强调三者结合可实现增肌减脂效果,助力构建强健体魄。最后点题"千金难买老来壮",唯有合理的体成分、均衡的饮食、适宜的运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实现健康生活。讲座结束后,团队成员运用专业仪器,为关注自身体成分的听众进行了相关数据测量,并协助分析结果,赢得了与会居民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对体重知识的认知水平,更帮助大家深入了解"食动疗法"的内涵,使膳食与运动指南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融入居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其体重管理的科学意识,真正实现了"科普接地气、健康进社区"的目标。

志愿者风采
沈兴晨,医学院儿科学大三学生,本次活动志愿者队长,负责PPT制作和本次科普活动中膳食建议和运动指南方面的讲解。

邬怡如,医学院临床五年制大二学生,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担任讲解员。对于能够参与本次活动,我深感荣幸,这不仅能提升我的个人能力,还为我提供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撰稿 | 沈兴晨
摄影 | 邬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