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讯

凝聚共识谋发展,擘画蓝图启新程 —— 公共卫生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十五五”规划学科沙龙

浏览量:时间:2025-10-23

2025年10月21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在浦东校区东8教学楼208学术报告厅隆重举办了“公共卫生学科沙龙——十五五规划编制展望与建设(一)”。本次沙龙以“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系统总结“十四五”发展成果,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学科建设方向与路径。 学院党委书记章新主持活动,院长王慧教授、副院长钟文泽研究员作专题报告,全院师生及兄弟学院代表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立足时代背景,明晰发展使命

沙龙伊始,章新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当前正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中央正在研究制“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在此背景下,公卫学院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上海市发展需求,以“大公卫”学科融合为引领,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王慧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学院自2002年建院以来的发展历程。二十三年来,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最具时代特征和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学院不断完善学科布局,立足国家医防融合重大需求,以全球视野把握公共卫生发展前沿,形成“宏观+微观、人群+基础,医工、医理、医文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研究领域,围绕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管理、 数智赋能主动健康与全生命周期慢病防控、全球健康与全健康、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等四大方向,学科方向齐全,体系完整,逐步构建起“一体多翼”的协同体系,形成了涵盖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等多平台联动的“大公卫”格局。她特别强调,学院汇聚了一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团队,是支撑学科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学科特色,擘画发展路径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系

AI赋能,构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

主动健康管理新范式

面向“健康中国2030”“食品安全战略”“数字中国建设”和“主动健康行动计划”,王慧以《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系“十五五”规划》为题,系统阐述了学系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系将以“保障国民营养与食品安全,推动主动健康与健康老龄化”为宗旨,构建“食品安全—营养健康—AI智能监管—精准干预”融合的数智创新体系,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AI赋能的数智食品安全与精准营养创新高地”。规划以“AI赋能、数智监管、精准干预、健康衰老”为主线,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个体营养精准干预”的全链条科研体系,重点推进AI赋能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数智营养与精准健康管理、营养调控衰老与慢病防控及协同治理等方向。在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方面,将升级课程体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国际联合研究;在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方面,推动政策智库建设、产学研协同与科普教育。王慧强调,要以开放思维拥抱AI与大数据,实现“宏观+微观”“人群+基础”的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2030”和“食安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

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学科交叉方法,打造变革性精细化队列和应用转化研究体系

钟文泽围绕《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十五五’规划》为题,提出以“大数据+多学科交叉+AI赋能”为核心,聚焦精准营养、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控、脑健康研究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他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系科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立项、论文发表、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教学团队年终评估连续多年位列医学院33个教学团队前列,2024年更是排名第一。面向“十五五”,他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全球领先且独特的精细化人群队列,实现多维度、高频次数据和样本采集;二是开发精准健康AI大模型,推动慢病防控的智能化与个性化,重视应用转化型研究;三是推进数字化教材与课程改革,强化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他强调,学科发展既要强化传统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学科优势,重视现场工作,也要积极融入新技术浪潮,勇于突破和创新,打造“不可替代”的学科竞争力。

思维碰撞共话挑战与机遇

沙龙互动环节,师生围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技术融合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杜喜浩老师提出“流行病学如何更好地与临床医学、数据科学交叉融合”的问题。钟文泽回应指出,交叉融合应立足公共卫生特色,以解决人群健康问题为导向,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数据价值与应用效能。博士生黄焱秋关注“AI技术在传统营养科研中的角色与学生转型路径”。王慧建议学生在夯实流行病学、统计学基础的同时,主动学习AI与数据科学知识,学院也将优化课程体系,助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杨扬老师提出“中长期发展的最大挑战”。对此,王慧与钟文泽均认为,人才队伍建设与技术迭代能力是关键。王慧强调要在“育引并举”中打造高水平团队,钟文泽则鼓励师生“打造不可替代性”,以长远布局应对时代变革。

凝聚共识:共绘“十五五”学科发展新画卷

章新在总结中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是关乎学院长远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凝聚智慧、共同参与。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规划编制的战略意义;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建言献策,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强化时间观念,确保本学期内完成各学系规划初稿,为学院整体规划提供支撑。他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鼓励全院师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共同谱写公卫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期沙龙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为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充分展现了交大公卫人面向未来、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学院将持续举办系列学科沙龙,汇聚智慧、凝聚力量,以卓越的学科建设成果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实现全民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交大公卫力量。

撰稿丨陆唯怡 孙金丽

摄影丨管昀煖 张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