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央视国际频道(CGTN)先锋对话会(Ground Breakers)栏目举办特别圆桌论坛“中国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China’s Private Sector Enjoys Broad Prospects and Great Potential),学习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于2月17日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健康与行为医学系主任张智若教授应邀参加此次圆桌论坛。论坛由CGTN记者王梦捷主持,参与本次圆桌论坛的嘉宾还有来自美国北卡莱罗娜大学的Christian Lundblad教授、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何霆和博思资产总裁杨鑫。与会嘉宾就当下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开展了热烈讨论。

央视国际频道CGTN“先锋对话会”圆桌论坛

张智若就主持人提问发表见解

张智若与其他与会嘉宾开展圆桌论坛
张智若指出,中国的国家经济战略目前处在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调整期,而这一调整阶段恰好遭遇全球经济低谷期。他指出,当前全球国际关系对比以前呈现非常不友好的态势。这种不良的国际环境造成民营企业总体产能过剩,这是影响当前民营经济低谷的根本原因。但是很多民营企业产生错觉,认为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是由政府偏袒国有企业造成甚至怀疑政府接下来可能不发展民营经济了。张智若教授指出,早在2018年民营经济面临一些困境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召开过民营经济座谈会,给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很大跨度的提升。张智若教授认为本次的座谈会同样释放了这样的信号,是让民营企业完全放心,政府在接下来在发展政策上会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会保障好民营企业利益,会鼓励民营企业的创新。张智若教授认为这次座谈会释放的信号就是让广大民营企业没有任何担忧地“捋起袖子,加油干”。
就主持人关于民营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这一问题,张教授援引数据说明民营经济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岗位及95%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他指出,民营企业具有启动迅速、创新能力强和就业吸纳能力高的特点。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除了高铁,其他三项 —— 网购、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都是由民营企业创新而来的。 因此,他认为提升民营经济的活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圆桌论坛尾声,张智若指出,每一个经济调整期都蕴含着大的机遇。而这次调整期伴随着大量的科技创新,蕴含的机遇可能更大。他认为,未来全球国际关系好转一定是人类智慧的最优选择,而那之后将是全球经济的迅速提升期。因此那些有真正的科技创新和能提供长远的、真正的服务的民营企业一定会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定会有特别好的前景。
撰稿:李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