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盛会——上海市近视防控与筛查科普志愿者团队启动仪式暨第二届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与筛查圆桌论坛,在上海钟表文化科普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单位协办本次活动。
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兴发、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张伟罡、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副处长俞文达等出席。张伟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马兴发为上海市近视防控与筛查科普志愿者团队授旗,团队由专家医生、教师及学生组成,致力于深入中小学及职业教育领域,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老师黄萍在题为《2024年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及近视防控工作总结报告》中介绍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迫切形势,并介绍了作为上海市中职校唯一的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点的办学特色,以及该校长期以来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以社会化大协作的方式,坚持在近视防控与筛查科普公益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工作经验,该校的杨佳妍同学作了题为《守护明眸,共筑未来》的经验分享,上海市商业学校徐崔华老师介绍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社会背景、实施路径及工作成效》。
马兴发、王慧、张伟罡、俞文达共同启动了旨在引领青少年守护光明,强健体魄的“上海市职业院校主动健康研究计划”。该计划由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共同实施,研究内容不仅限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近视防控,还会延伸到数值赋能的主动健康理念下的多维度健康管理。
王慧在讲话中强调了职业院校学生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她指出,这一年龄阶段的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睡眠和情绪心理等生活方式会对成年期乃至老年期的健康状况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相关研究团队基于生活方式医学思路,创新性打造了“主动健康指数模型”,同时将借助智能穿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从膳食、营养、运动和睡眠等可干预生活方式角度,不断探索适合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在内的各类人群的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干预模式,实现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本项目将基于前期成果,聚焦职业院校青少年群体的主动健康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当下的健康,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老龄化做好前置准备,为构建人人享有健康福祉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主题为“携手共创清晰视界——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策略探索与实践之路”的圆桌论坛由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教务主任、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李立红主持。参加论坛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眼视光技术专业负责人李延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徐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赵婧,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体育教师李鹏,上海眼镜行业协会专家、依视路陆逊递卡集团专业教育经理、高级考评员于佳等从各自专业视角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来源:院办
撰稿:徐刚 修慧丽
摄影:阮航 徐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