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毕业故事】李晨欣:青春恰自来

作者:浏览量:时间:2021-06-29

【编者按】当毕业季遇上建党百年,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总觉昨日刚与交大医学院相逢,转眼间就要开始新的医路。作为医学生的你们,将站在人生的阶梯上和过去告别,站在时光的渡口走向未来……这个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继续推出毕业故事栏目,用文字凝结那些难忘时光里的故事,愿医学生们不负韶华、笃定前行,守护健康的明天,努力成为新时代勇立潮头的“后浪”!

本期人物:李晨欣 2021届临床医学五年制毕业生

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幸遇到良师。

一场路上谈话是我科研动力的原点。2019年暑假,依托交大医学院的国际交流平台,我有幸前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进行暑期科研。有一天,我与实验室PI熊老师在组织病理中心看完染色切片,回实验室的路上,我交流了自己对切片现象的看法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天,熊老师对我说:“晨欣,你不是说你想看那些蛋白的表达吗?引物我已经订好了,你去做吧!”直到今日,我仍然记得自己听到这句话后的喜悦心情,作为一个刚踏入科研世界的本科生,得到导师的支持和肯定、能够探索自己好奇的领域,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做科研的快乐。接下来的生活里,我白天做bench work,晚上在自习室处理数据及学习文献,熊老师不仅手把手地教我技术、指导我设计课题,更在生活上像对待女儿一样关照我。在和熊老师谈到未来职业规划时,我第一次了解physician scientist(医师科学家)这个概念。课题组的Baxter教授是一位心胸外科医生,每次在组会上听Baxter教授指导课题、总结临床经验,都能让我对医师科学家有更具体细致的认识。在日后的学习科研生活里,每当我遇到困难,只要回想起暑研项目结项答辩会上熊妈妈和Baxter教授的笑容,我就能瞬间重拾力量。这次暑研亦是我选择走上科研之路的起点,本科前3年,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未来该选择专业型研究生还是科研型研究生,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我想成为一个医师科学家。

一次比赛经历使我拥有试错的勇气。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我受到带教老师启发,独立自主设计了一种男士用导尿器,恰巧当时有一个科技创新作品展示比赛,抱着“重在体验”的态度,我想用这个略显幼稚的作品参赛,并找到了市一泌尿外科的荆老师担任我的指导老师。由于疫情原因,我只能通过微信与荆老师联系,即使素未谋面,荆老师依然非常热心指导我,给我提了很多修改建议。到了后期申报阶段,医学院团委的老师也多次与我沟通,细心地提出修改建议。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来自学院、老师们的支持,感谢交医能够为我们实现梦想搭建平台、助力前行。在交医,一位老师曾告诉我:“我希望你能去‘试错’,敢于‘试错’。” 在加拿大游学期间,一位老师告诉我:“Keep an open mind and embrace the surprise!”这两句话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其实有着相同的内涵:我们要拥有一颗对世界开放、对自己包容的心,不应该自我设限,不要用“我不行”阻挡自己成长的机会。每当我想要呆在舒适圈的时候,这两句话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鼓励我要勇敢地去“试错”:尽管缺乏经验,我仍然尝试去做天文科普网站的微信公众平台编辑;虽然没有当过器械护士,但在急诊手术的紧要关头,仍要挺身而出、主动参与……

一个爱好的坚持让我有信心走上临床岗位。因为喜欢从事语言类工作,我坚持在交大校史博物馆担任了四年的讲解员;在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过程中,为了讲好交大故事,我学会了许多讲解沟通技巧,也从相关科普工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步入临床后,这些经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患者,我能够从容地进行交流及科普。在做临床研究过程中,我会主动和参与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温度的青年医生。

回顾自己的本科时光,真正给予我精神支撑、鼓励我前行的,就是这样一件件微小却温暖的事,它们就像清澈夜里的星星,指引着我的方向。慎思且笃行,青春恰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