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四十人话四十年】邱蔚六:见证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

作者:九轩浏览量:时间:2018-05-04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中国工程院院士、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邱蔚六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饱含深情地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开启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时代。它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段:第一时期段可称为奠基期(1949~1960);第二时期段称为发展期(1961~1980);第三时期段可称为成熟期(1981~现在)。第三时期段正好是与改革同步的。对口腔颌面外科而言,改革开放时期是发展最快也是发展得最好的时期。

  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来说,“走出去,请进来”是学科发展的主要支撑。随着改革开放将国门打开,打破了长期存在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界与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之间的藩篱,增加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邱院士表示,在国家政策和经费支持下,中国派出了中青年骨干去国外学习;也请来了一些国际知名的口腔颌面外科或相关科室学者来国内传经送宝,增强了各国同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话始终激励着邱蔚六。对科学来说,“实力”也是硬道理。看到中外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差距,邱蔚六和科里的医生们一起奋发图强地弥补短板。既得力于临床医师的努力,更得力于研究生制度的恢复,使口腔颌面外科学科研工作得以快速发展。在口腔医学界,除各省部市级的高级别奖励外,口腔颌面外科学是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多的学科。无论是临床亦或是基础科研成果都提高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话语权。

  尽管因某些因素影响,中国的口腔颌面外科曾短时间内被排除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大家庭之外,但在发展强大之后,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数度邀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们入会。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中国大陆口腔颌面外科学会的参与,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性”组织或国际会议。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同道就曾赞誉过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是“有中国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这也是因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具有自己的亚学科组成的系列特色和所取得的出色成绩。邱院士说起这段历史,言语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

  进入21世纪后,在2000到2001年间,一些著名的国际组织相继在中国设立了联合国际培训中心,其中包括: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授牌的“口腔颌面肿瘤及修复重建外科中心”;由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授牌的“AO颅颌面亚太培训中心”;由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牌的“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培训中心”。

  邱院士指出,除国际化外,一个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坚强的人才团队和德才兼备、视野广阔,既重实践,又重理论,临床与科研能兼顾,以及能处理好医教研关系各层次的学科带头人。这也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中的一项深刻启示。以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为例,目前是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一个50多人的独立科室,到目前已发展为拥有3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近20个三级学科,共327人的科室;床位从60张发展到现在近300张。有相应的研究室和相应的现代设备和条件,是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IAOMS)以及国际口腔癌学会(IAOO)等理事单位。也可以说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和最强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学科之一。

  邱蔚六院士说,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瞩目,但更重要的是人才梯队的构建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有“院士”,有“杰青”、“优青”,也有“千百万人才”和各类“优势学科带头人”,已有三到四代年轻的后继人才。

  当问及邱院士对2009年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士奖(distinguished fellow award)”有何感想时,他谦逊地说:“这是对我本人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肯定,但更是对中国以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事业发展的肯定。以前的5位获奖者都是欧美人士,没有亚洲人;且均担任过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主席,我是唯一亚洲人、中国人。我希望我们的下一辈有人能代表中国,代表亚洲出任主席这一职务。”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就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很高兴能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期待更美好的明天。”邱蔚六院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