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文汇报】上海交大医学院推新制度为学子的思维解锁,培养科学批判精神

作者:施嘉奇浏览量:时间:2010-11-04

死记硬背地读书,也许能顺利通过考试,却锁死了大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上海交大医学院昨天推出的一项新制度,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子的思维解锁,让他们从本科阶段就能拥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批判精神。    
    这项新制度名为“班导师”制度,也就是请医学院的973首席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从本科二年级的13个班级里择其一,担任该班“班导师”,直接、全程参与本科生的培养。    
    尽管医学院的通知刚刚下发几天,就已经有6位科学家主动报名,其中还包括上海市特聘教授王宏林。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973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教授更是成为首个正式带班的导师,昨天晚上,他为临床五年制三班的学生上了首次班导师课程。    
    “人们都误以为医学院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但死记硬背的学生只能通过考试,却无法顺利掌握知识的内涵。”在首堂课上,他希望学生能够摆脱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在背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家都已经学了红细胞与白细胞,书本上说,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白细胞只有7天,可是有谁想过,白细胞寿命为什么比红细胞短呢?”陈国强告诉学生,导师也许并不能给出答案,可如果有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就能够成为科学创新和研究的起点。    
    “提问,其实反映的是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恰恰是创新的基础。”陈国强从2001年起就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带硕士研究生,可最令他感叹的是,这些高学历的学生走进课题研究室时,几乎不会提问。    
    在中国现有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中,背书与应考已经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之中。“在学生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内,最初阶段是不能提问,然后开始害怕提问,最后就变成没有问题了。”陈国强认为,“打破这样的固有习惯已经非常困难,我们只能尽可能地一点点加以改变。”    
    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大多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他们不囿于思维定式,敢于问“为什么”,并从中找到了科学的创新点。    
    然而,在现有高校的本科教育里,本科生很少能够接触到顶级科学家,科学家们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硕士、博士的培养之中,无暇顾及本科生的渴求。    
    “通过让科学家与本科生直接交流,我们希望能缩短科学家和本科生的距离,尽管他们目前还不能参与课题研究,但也许能在与导师的交流之中,学会逻辑思考,找到创新的感觉。”陈国强说。    
    在这一带有探索性的制度中,“班导师”的积极性及其对待本科生的态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医学院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忙碌的“班导师”能否持续。在初始阶段,医学院希望班导师每个月至少能跟本科生直接交流一次,向学生开放自己的课题资源,并且能够保持到所带本科班的学生毕业。    
    “如果科学家们愿意并且坚持下去,他们对于学生教育的贡献就能比现在放大很多倍,如果他们能够坚持,这样的班导师模式就具备了复制和推广的意义。”陈国强透露,上海交大医学院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将扩大至五六十人,有足够的空间筛选本科的“班导师”。(记者施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