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2024-2027年)的通知》,决定于2024年至2027年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引导老年人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习惯,主动维护听力健康;促进老年人听力损失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减少或延缓老年听力损失发生;提升老年听力损失防控水平和老年听力健康服务能力。
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而显著加快,《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超过15亿人有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也成为我国第三大老年性疾病。老年性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听力损失,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在人们进入老年阶段时变得更为常见,可以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的参与度,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约1/3的65岁以上老年人存在中度或以上听力损失。老年性聋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发现,听力损失已成为第三大老年人致残病因,而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则是首位致残病因,据统计,全球2019年有超过14亿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病例。全球每年因听力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约1万亿美元。老年性聋能导致言语交流能力下降、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以及避险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rankLin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听力损失是痴呆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也是首位可干预风险因素。一项针对四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60~74岁老年人中,听力损失现患率为53.65%,但与之不对应的是,我国老年性聋干预率仅6.5%,随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预计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因此急需加强对老年性聋的重视程度及管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