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最好的美育是美己及人。春日周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史馆学生志愿讲解队一行走进上海博物馆,欣赏艺术之美,感受医艺交融。队员们用实际行动探寻医学与艺术的同源性,以美学的方式感悟生命,与生命对话。

——————————


4月2日上午,春光潋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史馆学生志愿者讲解队已早早在上海博物馆门口集合,排队等待参观“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展览之“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希借此提升队员美学素养,探寻展览讲解之道,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团结。

△“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从一家私藏到公共视域,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收藏历史承载着文化的自觉与野心,也体现着审美价值的时代变迁。“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特选50位欧洲大师的52件油画杰作,完整呈现了从15世纪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可谓是一部浓缩的欧洲绘画史。

展览一共分为8个部分,分别是:“波提切利和15世纪意大利绘画”“拉斐尔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戈赛特和北方文艺复兴”“卡拉瓦乔和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伦勃朗和17世纪欧洲北方绘画”“卡纳莱托和18世纪欧洲绘画”“梵高和印象派绘画”,以及“透纳和英国绘画”。本次参观特邀上海博物馆陈偲汇老师讲解,陈老师精选展览中最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画作,深入浅出,行云流水般串联起各个艺术流派,娓娓道来一幅幅画作中折射出的四百年间社会文化变革。其中,还特别提到了美学与解剖学的融合发展,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队员们专注看画展

△队员们与讲解老师合影留念

【观后感】

克劳德《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是我整个展览中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尽管是宗教主义题材,宏大的自然场景以及克劳德风景画的笔力让人物故事成为港口光、雾、波浪的陪衬,整个画面的温柔多情多于庄严崇高。在讲解老师细致地品鉴中,这幅自然和谐、浑若天成的画面中极致精巧的细节一个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画面中,远处的天还是青蓝色,金黄色的光透过层层薄雾投射在整个港口,影响着风帆,影响着波浪;帆船深深的倒影倒映在海面上;微风虽然不可见,却影响着船只的风帆,波浪和贞女们的衣服;画面左侧的建筑是画家基于想象创作的古罗马时期建筑……我的震撼随着老师的讲解逐步加深。在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这幅作品也曾让英国画家透纳潸然泪下。非常感谢这次活动别出心裁的安排,让我能与世界名作咫尺可及,也对讲解的意义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克劳德《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1641年

——院史馆学生志愿讲解员 钟肖雨

4月2日,在院史馆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的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自己本没什么艺术储备,好在老师们为我们邀请了一位讲解老师,参观时带着我们从画作中探索了从15世纪至19世纪的400年欧洲美术变迁史。我们看的第一幅画就是波提切利的《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该画约创作于1500年,描绘了圣人泽诺比乌斯创造了三个奇迹的故事。“波提切利沿用中世纪的做法,在同一空间中让事件依次或并列呈现。在这幅作品中,尽管背景建筑是以透视法绘制的,然而前景人物并没有向身后的空间退去,相反他们像剪影一样凸显在透视背景前面,宛如在浅浅的舞台上表演。”讲解员老师细致地讲解,让我们了解了每一幅画作及艺术家背后的历史或小故事,生动形象,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不同艺术家及画作流派的理解,也让我们充分体会了美术题材、表现形式和技法在不同流派之间的演变过程。讲解老师yyds

——院史馆学生志愿讲解员   颜培婧

其实早早就对上博今年“对话世界”系列的特展充满好奇,却苦于自己一次次“抽不出时间”的借口始终未能亲临看展,这次终于如愿,在这个天朗气清的周日早晨,与院史馆的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对话那些从地球另一端远洋而来的名画作品。讲解员老师的解说让一个个名画背后的故事被徐徐展开,我印象最深的是伦勃朗《63岁自画像》。这也是他百余幅自画像中的最后一幅,画面中的伦勃朗身着红色外衣,隐在一片棕红的背景中,侧身而立,双手交握,望向画外的世界,神态温和安详。我不禁想起高中初识伦勃朗时的那幅画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虽未被陈列在此次展览中,却犹记美术老师的介绍,这幅画展示了当时荷兰的医学成就,并记录下解剖学这一重要的科学变革。医学与艺术的交织竟可追溯至数百甚至数千年前,更神奇的是,身为医学生的我们此时正站在曾无意记录下医学历史的伟大艺术家(画像)面前,仿佛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临近展览尾声,我在莫奈的大幅鸢尾花画作面前驻足,看花、看画、看同画合影的看画人,一步一景一陶然,希望以后能更多地跟院史馆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感悟艺术伟大,去思考医学博深。

△伦勃朗·凡·莱茵《63岁自画像》1669

△伦勃朗·凡·莱茵《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

(海牙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

——院史馆学生志愿讲解员   姜  烁

 

组稿|范佳绮

校对|钟肖雨

排版|颜培婧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