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三线使命 > 后方瑞金医院
感人故事

医者仁心 救死扶伤

浏览次数:

为小三线职工服务,为周边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后方瑞金医院始终如一的办院宗旨。十多年来,后方瑞金医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们,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医术,在无数次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过程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展现了一幕又一幕感人肺腑的动人场景。

1971年的某一天,向东器材厂老工人、共产党员金师傅双手被机床轧伤,6根手指受损,其中4根手指的肌腱、骨头全部断裂,仅留少量皮肤还连在一起。在伤员及其厂领导的强烈要求下,外科医生以坚韧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将一根根细小的血管和神经接了起来,仔细对上肌腱,然后将肌肉、皮肤层层缝合。经过细致周密的防感染措施,20天后,金师傅的伤口全部愈合。此后通过艰苦的锻炼,伤员手指功能全部恢复,重返工作岗位。

病人唐老师系当地某公社中学教师,于入院前8天发生持续40度以上高热伴咳嗽和咽痛,发病第三天出现腹泻。检查发现咽红、扁桃腺肿大、肝肋下一指,白血球减少到2900,病人从1962年起就有经常发热和白血球下降病史。入院后经诊治,未见好转,虽经使用贵重药物,但病情仍进一步恶化,白血球急剧下降到800,嗜中性白血球为0。这时病人家属认为已无希望,要求自动出院,回家预备后事。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一边协助家属树立信心,一边集思广益,进行多次深入的讨论,最后确诊为亚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病人很快好转而出院,发作近十年的顽症终于得到了确诊和有效的治疗。

1972年3月10日晚,全院职工都在食堂观看电影,突然从内科病房传来了抢救的信号,内科医生不约而同离开食堂投入抢救。病人是旺川公社社员程夏蓉,9日晚由县医院转来,经诊断患的是病毒性心肌炎,而且有孕在身,病情非常严重。住院一天心脏曾三次停博,这次心脏又停止了跳动。医生迅速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外科、妇科、五官科、麻醉科医生也闻讯赶到,党支部书记崔林森同志亲自指挥抢救。10分钟后病人还是没有脉搏和呼吸,瞳孔开始放大,病情继续恶化。按照国外的文献介绍,患心脏病变引起心肌严重损伤的病人,心跳停止6分钟后即失去抢救意义。但医护人员怀着深厚的感情,没有放弃努力。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已经凝固,27分钟后,病人有了微弱的心跳,医生们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通过进一步的细心救治,病人终于抢救过来了。三天三夜的分工协作与连续守护,终使病人安然脱险,恢复健康,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在1973年收治一位歙县深度中学19岁的学生时,医生们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再一次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病人入院前在深度卫生院曾接受手术,术后三个月一直脓肿不愈而发展至生命垂危,大量出脓血。经检查,发现臀上动脉溃烂坏死,化脓处血肉模糊,分辨不清,临床诊断怀疑肿瘤发作,但找不到绝对证据。家属听后失去希望,主动要求出院,放弃抢救。但医生们以极其负责任的态度,反复会诊、检验和研究病理切片,终于弄清病情,属引流不当,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血积聚所致。随后对症下药,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在抢救群星半导体材料厂老工人、共产党员魏自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深厚感情与敬业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魏师傅的脾脏早已切除,这次肝昏迷已达七天七夜之久,人也完全失去了知觉。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是不治之症,在后方瑞金也没有抢救成功的先例,厂里更是为其预先准备好了后事。但医护人员觉得仍有希望,于是在院领导的指挥和协调下,他们抛开教条,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以百分百的努力,硬是从死亡线上夺回了生命,使魏师傅重返工作岗位。

乙脑病人程小龙,在当地县医院多次治疗无效,家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于1978年送来后方瑞金医院求治。病人住院期间病情很不稳定,反复出现高热、惊厥、中枢呼吸衰竭等症状。在一次突然发生的呼吸停止时,值班医生杨士安同志在机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及时进行口对口吸痰和人工呼吸,而后又经过各种措施的奋力抢救,最后使病人转危为安。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说是东方红医院(当地对后方瑞金医院的习惯性称呼)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还特地将孩子改名为程东生。

1979年,妇产科在抢救一例患有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多种疾病,普遍认为希望不大的孕妇病人时,不畏病情险恶,知难而上,在病人家属完全失去信心丢下不管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以强烈的责任心,喂水送饭、端屎倒尿,夜以继日地悉心监护。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百般的努力和精心的照料,终于让病人化险为夷,并顺利产下婴儿,可谓双喜临门。

上海后方瑞金医院十几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医务人员和广大职工们,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克服自身和家庭的重重困难,来到山区为三线职工服务,为改变农村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出力。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华,他们不愧为党的好儿女,更无愧于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上一条:艰苦奋斗 治病救人 下一条:扎根山区炼红心 救死扶伤为人民

首页 前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