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21

13.png


陈其民,四川人。1978年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系,1983年本科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员。


出身医学世家的陈其民,对手术与医者的内涵有着独到的理解:手术就像一门人体雕刻艺术,要想精通,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揣摩、慢慢品味:医生就像工匠,要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境界,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他喜欢研究和改善自己的“手艺”,追求技艺的精进,成为儿童外科的“名刀”,也成为几十项医学发明的专利拥有者。



都市移民,经历曲折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几所军医大学合并调整,我的父母所在的第六军医大学也有变动。于是,8岁的我跟着家人来到了上海,第一次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道路、川流不息的人群。置身于繁华的大街上,望望自己脚上穿着的塑料凉鞋,看着已经开始穿真皮凉鞋的上海本地人,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土包子”。那时候,我常常站在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外面,抬头仰望这些壮观的建筑,心中情不自禁地想“哪天能进去吃顿饭”就好了。从小城市来到大都市,无一不让我感到新鲜与好奇。


做了几年“新上海人”,1975年高中毕业时,我也面临着“上山下乡”的问题。因为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兄弟几人拉扯大。我的中学非常人性化,为了照顾我,就把我分去了宝山的农场。我在农场还算高学历,普通话也讲得比较标准,因此除了做农活之外,在农闲的时候就去农场广播站,给大家广播时事新闻、中央两报一刊社论等。


后来随着几所军医大学再次调整,我的家人都回了四川老家。当时的我已经插队落户,只身一人留在了上海。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推荐工农兵学员读大学的政策,陆陆续续看到有人上了大学,自己也很羡慕。在那个时代,这种机会毕竟还是少数。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得到了推荐读中专的机会,当时已经很满足了。读中专的时候,每个月我能拿13.8元的助学金,虽然比大学生少一点,但仅仅用于生活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我中专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先学习了一年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去宝山县五金厂实习、工作。中专阶段学到的基础知识为我后来参加高考奠定了理科基础,而当年学的工科本领,我直至今日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全能选手,儿科工匠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出台了,我明白要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打拼,没有大学学历是寸步难行的,所以我决定要考大学。


因为家里世代从医,爷爷就是曾经留法的西医,父亲是皮肤科医生,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在这种背景下,我自然想到继承祖业学医。当时医学类院校不多,而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儿科系声名远扬,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二医儿科专业。


二医毕业后,我就留在了新华医院。新华医院的儿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集中了一大批全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同时也是儿科教学的重要实习培养基地。在新华医院儿外科工作了15年之后,恰逢要筹建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院领导点兵遣将,派我去做儿外科主任。其实当时自己紧张得不行,毕竟自己的专业技能有限,儿外科范围又很广泛,除了心脏手术外,其他各种烧伤烫伤、车祸颅内出血、小孩喉咙卡了骨头、肚子里长了一颗瘤等等都属于外科,因此非常担忧,缺乏自信。


领导的信任不能辜负,我心想“车到山前必有路”,于是自己咬着牙坚持不懈地自我“充电”。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在病房里值班,遇到不太有把握的,就去清教前辈,闲下来就看书,实践出真知,艰苦的环境淬炼了自己,逐渐积累了很多经验。


多年的外科医生经历让我感悟到:“手术”就像一门人体雕刻艺术,要想精通,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揣摩、慢慢品味。我们现在常说要具有“工匠精神”,就是要有追求完美的境界,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研究和改善自己的手艺,享受着作品在双手劳作中升华的愉悦。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艺术品,催生出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艺术品。我认为,病患其实就是医生手中的艺术品,医生一定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打个比方,切口的精准、伤口缝合的好坏,都是十分有学问的。


然而,当今社会心浮气躁的比较多,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因而忽略了品质与灵魂。坚持“工匠精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不仅是在技术水平上的不断进步,更是精神世界的一种享受,也要具有人文关怀的品质提升。


激流勇进,拓荒浦东


儿童医学中心选址在浦东,那时候浦东的居民非常少,交通也不方便。医学圈内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医院,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作为从新华医院去儿童医学中心的先遣部队,我们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儿中心的口碑做好,名气打响,做出点成绩来。


刚到浦东工作之际,医院大楼还没有完全竣工。大楼内空空荡荡,我们就化身为室内设计师,跟施工方一起设计整栋大楼的布局。因为是面向儿童的专科医院,细小到在医院什么地方摆洗手台,哪里设置插座,门是往左开还是往右开,种种细节都需要我们儿科医生考虑周到。我参与了很多诊区的设计,早年中专学的工科技术派上了用场。


后来大楼竣工了,我又变身为采购员,跟着陈树宝院长跑商场,去挑选窗帘、凳子等各种软装。当时我们既要考虑软装的材料、质地、花样及安全性,又要看性价比、结实度,做到经济实惠。最重要的任务是购置儿科手术器械,真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做医生只会使用手术刀、止血钳这类器械,现在购买时才知道,一个止血钳就有各种不同规格型号,怎样挑选,大有讲究。于是,我一边看说明,一边学习,终于把上万件手术器材都备齐了,保障了接下来的开诊运行。


刚开业的时候,为了给医院做宣传,让更多的市民知道儿医中心是一家什么样的医院。我们几个医生趁休息时间,跑去八佰伴商场门口派发医院宣传册。一转眼,儿童医学中心已发展成享誉全国的知名儿科医院,看着自己为之酒下辛勤汗水的地方,从一株“小树苗”快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有一种“老怀甚慰”的成就感。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是一场有趣的经历。


紧跟时代,不断创新


很多知道我的人都称我为一个“怪人”,不安分守己地等着退休,脑子里天天瞎转,总跳出一些怪想法。其实,那是别人不理解我。我认为既然赶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就应该抓住自己“青春”的尾巴,再做一些过去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我很喜欢搞发明创造,动手能力也较强。近年来,我主要负责儿童肝移植,每年都会做上几百例手术。我常常思忖,如果我们提前科普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话,岂不可以拯救万千户患儿家庭于水火之中吗?但是,仅靠我单枪匹马、一副口舌,到处宣讲也是杯水车薪。在大数据时代,借用互联网,必会事半功倍。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关于黄疽的App,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儿童大小便采样,样品数字化之后,再进行智能分析,就可以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是否需要进一步去医院检查。这样将极大地方便家长,他们不用请假带孩子去医院排队,也可以避免小孩到医院交叉感染,更可以起到一个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目前,这个APP还在调试,相信不久之后就会面世。


这种医学与科技相结合的应用型尝试,我想我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比单纯做几台成功手术的意义更加深远。发明创造,让我感觉充满活力,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