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21

12.png

朱铭,1949年生,浙江嘉兴人。1977年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本科毕业,1988年获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前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放射学会儿科学组前组长。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著4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20余本。2006年作为研究课题第一负责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届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7年荣获中华放射学会首届“金睛奖”。


他曾挥汗于偏远的乡间地头,担子压弯了少年人的腰:也曾在街道工厂做木工,锯子锯开了木材,也锯碎了青春的骄傲:还曾是钢铁厂的炉前工,锅炉的熊熊火焰灼热着年轻的心…幸运的是,他从来没有迷失方向,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等来了那属于他的机会。



阴差阳错,结缘医学


高考前,我是上海第三钢铁厂的炉前工。工作环境十分辛苦,不仅要三班倒,还异常危险。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月都会发粮票。我每月领50多斤粮票,后来上了大学和身边的同学一比才知道,他们每月才能领20多斤粮票,我竟然比他们多出一倍还多,可想而知,我在钢铁厂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1977年,国家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群情振奋。但若要参加高考,必须有单位批准才行。我们厂害怕大家都去高考,没人用心工作,多日后才松口允许我们报考,但规定必须申报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专业一机械学院的冶金专业。当时全厂上百个人去考冶金系,而这个专业只招五六个人,竞争激烈程度可以预料。一心想要改变命运的我,也报名参加高考。高考复习时,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时间。工厂上班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工作时间长,很难坐下来看书。为了挤出时间看书,多年不请假的我们在那段时间三天两头请病假,能请出来一次是一次。换得一天半天的休息时间,赶紧用来复习。


我的文化底子还算可以。我在市西中学完整地读完了三年初中和一年高中,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进厂前我做过木匠,木工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一些立体几何。那时,我主要通过李瑞环编写的《木工简易计算法》来计算木料,对立体儿何的公式相对熟悉。复习备考时,我又翻阅《新华词典》学到一些公式。为了抢到一套自学丛书,我连续多日起个大早,在淮海路上的新华书店排了长队购买,最后买到了这套书,我把它奉为备考“宝典”。


高考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上海第二医学院!其实,我的志愿是“机械学院的冶金系”,但怎么会阴差阳错,让我与“医学”结缘呢?那一刻,我的心情与其说是意外,还不如说是惊喜。我在心中默默地念叨:“好好学习,来日做名良医。”事后我才了解到,当年为了保证医学院校的招生,国家对招生计划作了调整。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医学院非常陌生。对“医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邱财康的讲解。我去上钢三厂上班的第一天,就是他给我们进行的安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医学院非常陌生。对“医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

源于邱财康的讲解。我去上钢三厂上班的第一天,就是他给我们进行的安全教育。他讲了瑞金医院在抢救他的时候的种种故事。我们当时听了,就对瑞金医院产生了无限的崇拜和巨大的好奇,心想着什么时候自己身体不舒服了,也可以去那里看病。但是,当年的医疗体制是,没有厂医的转诊证明,是不能够外出看病的。在上钢三厂的那几年,我从来没有被转诊去瑞金医院看病的“福分”。


你追我赶,良性竞争


进入大学之后,我开始了正常的学生生活。同学们都心无旁骛,发奋图强。上大课的时候,由于教室座位不够充足,每节课都提前去占座位。爱学习的同学,总是喜欢坐在教室的前几排,期待把老师的课堂讲解百分之百收入脑中。晚上,同学们也都想方设法去寻找不熄灯的教室。毕竞是恢复高考第一年,大家都很珍惜时间,当然也十分在乎成绩,都想把基础学得扎实一点,成绩考得好一点,日后为人们服务的本领强一点。


在我们之前的几届大学生都是工农兵学员,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良莠不齐,老师的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我们刚入校时,学校按工农兵学员的方式授课,结果发现那些题目对我们来说太容易了。于是老师们逐渐增加了难度。年龄大的老高中生毕竟有文化底子,一开始他们的成绩拔尖。随着后面新内容的增多,年轻同学的优势慢慢体现了出来。总之,在学习上,同学们你追我赶,保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良性竞争。


不忘初心,执着坚守


白驹过隙,五年一瞬。毕业之后,我和一名女同学被同时分配去了新华医院。考虑到放射科有辐射,为了照顾那个女生,我二话不说,服从医院安排,去了放射科,在那里工作了16年。后来随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成立,我又被新华医院党组织调到了儿医中心的放射科,一干又是20年。可能在外人眼中,我属于完全听从组织安排的“革命的一块砖”吧。


大千世界,诱惑很多。我认为,要做好自己的事业,必须有一颗任时代变化、世事变迁,我自“岿然不动”的“初心”。只有内心安宁,才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和浮躁的风气。大学毕业36年来,我没有改行,始终与X光、CT相伴。每天按部就班地检查病患,分析影像资料,以明察秋毫的眼睛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病人术前的评估提供专业意见。虽然,放射科在医院属于一个铺助科室,没有临床科室那么轰轰烈烈。但毫无疑问,它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室。几十年来,我在这里“安营扎寨”,不亦乐乎。我感觉自己就是一颗螺丝钉,组织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安身立命,执着坚守。在这波澜不惊的领域里,自己也算小有成就,前不久,我还获得了2017年中华放射学会首届“金睛奖”。


告诚后生,珍惜年华


我觉得恢复高考的意义深远重大。对于国家来说,恢复高考是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起始点,如果没有重新确定高考制度,我国发展肯定也没有这般迅速。虽然现在社会上一直有人在诟病高考制度,尽管它也确实存在一些弊病,但我觉得高考仍旧是目前最公平、最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40年前,我们这一代人奋力拼搏,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大学。当年的录取比例大约只有5%,所以我们尤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现在,我国国力大增,物质条件好了,大学招生比例也不断扩大,但我感觉现在有些年轻人进人大学校园后就变得不那么努力了。


大学是人生成长、成才的一块重要基石。毫无疑问,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的课业负担更为繁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对医学生的要求高也是顺理成章的。医学院的在校生们,既然你们选择了医学,就请务必珍惜大好年华,潜心苦读,用扎实的基础武装自己;毕业后,也请加倍努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频繁换岗,脚踏实地,拒绝浮躁,真正担负起治病救人的重任。为了个人的事业发展,为了人民的健康保障,请大家在医学这个神圣的田地里辛勤耕耘,你们一定会有骄人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