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医德医术后继有人
作者:五二届校友 江泽宏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28

2007年春我因腹股沟疝入住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腹股沟疝在外科来讲只是一般的小手术,但由于我已84高龄,又有心脏病。所以,当时有的外科医师拒绝为我手术。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外科主任同意亲自主刀。为慎重起见,特请麻醉科傅主任施行麻醉。当有人告诉我麻醉科傅维安主任是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是傅培彬教授的儿子时,我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手术前夕傅主任来病房,在了解我的病情后,决定为我实行全麻。手术当天,当我被推入手术室麻醉区时,傅主任亲自为我做静脉穿刺,准备麻醉,并轻声细语地对我说:“不要紧张,打一针就好了。”当我听到这轻轻的声音和看到他轻微的动作时,我的心一下子全部放下了。最后的一丝恐惧和不安也全部消失了。安静地躺在推车上被推入手术室。术后当天傍晚及次日上午,他又两次来到病房了解我对麻醉的反应。傅维安对病人的关心和那似曾相识的动作和声音,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广慈医院(先瑞金医院),勾起了对傅培彬老师的记忆。

解放前夕,当我开始在广慈医院见习时,傅培彬老师刚从比利时回国。当时他还不习惯用中文,只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但他高超的医术,认真负责的作风,对病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一下子把同学们都吸引到了他的身边。

傅老师特别擅长腹部外科,尤其对胃部手术有独到的方法,在比利时时已各闻遐迩。一次,他为我们作胃切除示范手术,同学们都隔着玻璃窗,坐在阶梯座位上观看。当时的外科主任、法国人史博礼教授在手术室为我们讲解手术过程,忽然发现傅老师的手术方法和他讲解的不一样,一下子停止了讲解,而去专心观看傅老师的手术。他发现傅老师的手术方法,比他掌握的方法好,既省时、又对病人的损伤小,效果好。从此这位目空一切的法国人对我们中国的年轻同行另眼相看了。

傅老师在教导我们同学时,耐心、亲切、认真又严格要求。当我们正式在广慈实习时,一次傅老师对我班一位实习的同学说:“明天有一腹股沟疝手术,你和我一起做,今天晚上你要仔细复习有关这一部位的解剖等知识。”次日,老师从如何洗手、穿衣,摊手术巾到如何捏手术刀,如何切开,手术刀口的走向、长短等,无不仔细讲解。切开皮肤后又考问同学见到什么,应如何处理等。通过这次手术,使这位同学和我们对这一手术有了深刻的印象,并牢记在心。后来虽然我专攻内科,与傅老师接触较少,但他严谨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同学教导的尽心尽责,对病人的亲切爱护,一切都让我铭刻在心。如今,时隔半个多世纪,傅老师离开我们也已经近20年了。现在他的后人身上,我仿佛又看到了他的身影——傅维安主任的动作和声音酷似他的父亲。他的医德、医术、医风也传承了傅老师的秉性。在接受这次手术中,更增加了我对傅培彬老师的怀念。愿傅老的精神,在他的后人和学生们的身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