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约在1977年,陪父亲去长江医院看病,后查出是胃病须手术,我陪他在那儿手术治疗。那儿的医生、护士态度非常亲切,真的特好。记得,父亲手术后,咳嗽有痰,我们不知怎么办,那位老护士长非常亲切地边安慰着病人,边帮老人侧身,两手一前一后地扶抱着助病人咳出痰来……
第二次,是1980年春天,我生了孩子,孩子在月子里就受了寒湿,脾胃消化不良,整天肚子膨胀如鼓,不是吐就是拉,日夜吵闹了大半个月,她瘦得皮包骨,我也被拖得脱了形。后满月回城,找了个当时城里算最有名的儿科医生看了,诊断是“先天性胃幽门肥厚性狭窄”,只有到上海等大医院去做手术看看,否则养不大,最多活不到3、4岁。我们又到地区医院找了儿科主任,他也判定是先天性的那胃病,还让我抱到住院部,他解开孩子的棉衣,露着肚子,对着一群围着的实习生讲解着:“…这就是这种病的症状。”我当时既心疼又气愤,立马上去裹起孩子的棉衣就抱出来了。得知是先天性难治的病,我们如雷轰顶,绝望至极,便想到再到长江医院去看看再说。结果到了那里,遇到一位主任医生,我就直接把贵池医生的诊断给他看了,他非常和蔼、认真,先让我别急,他说他要观察半天,按照他的要求做。没拍片子,没打针,他只是及时观察孩子的吃和拉情况,手轻轻触摸孩子腹部蠕动情况。结果,半天下来,他告诉我们,孩子什么病都没有,就是营养不良了,给她吃,没事。还跟我们释疑解惑:“如果是先天性的胃幽门肥厚性狭窄,肚子吃后的肠蠕动方向是反的,吐也不是这种缓吐,而是喷射状。”结果一粒药没开,就开了一小瓶子几毛钱的水剂,说给孩子头上洗那种有点黑的皮子。回家后孩子一天比一天好,十来天就养好了。
我真的由衷地感激长江医院医生的精湛医技和认真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