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校区图书馆围绕“未来学习中心”为建设目标,以 “学科建设的资源中心、学生成长的学习中心、学术交流活动中心、决策支持的数据中心”四个中心为建设路径,积极打造集学科服务、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人文溯源为一体的智慧图书馆。
浦东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万余平方米,设中外文图书阅览区、新书阅览区、医学典籍阅览区、院士专著阅览区等多个阅览空间,以及科学家俱乐部、小组学习室等多个信息交流空间。其中阅览座位共2000个。截止2024年底,馆藏纸质图书45万余册,订购数据库90余个。馆舍开放时间为97小时/周。
图书馆重视资源建设,优化资源布局,资源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及循证医学等生物医学各领域。引进各类相关数据库,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除了EBSCO、Embase等知名生物医学数据外,还引进了与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紧密相关的特色数据库,比如医学教材库Access系列、三维互动式立体解剖学数据库Primal Pictures、3D医学人体模型学习库Complete Anatomy(CA)、JoVE实验视频期刊数据、提供临床实践及医疗决策的可靠依据和最新资讯的Cochrane Library等。
图书馆发挥学科分析优势,积极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关注医学院学科发展态势,每两月更新一次医学院的ESI学科评估报告。推送QS、USNEWS、泰晤士、软科等学科排名,高被引学者、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顶尖科学家、引进人才分析等若干报告。2021年成立循证医学研究服务中心,连续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并提供系统评价、Meta分析、临床指南等检索策略制定的参考咨询服务。
图书馆重视对附属医院临床文献资源支持,2008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医学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通过联盟平台,积极开展对附属医院的电子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以及提供文献传递、课题查新、业务培训、数据库推广等各项服务,为附属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高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同时注重内涵建设,深度挖掘馆藏资源,整理有特色、有历史价值的中外文图书、图谱等文献资源,从中溯源130年交医办学历史,凝练医史人文、思政教育素材,为浦东校区图书馆增添厚重医学人文内涵,打造医学院思想政治与医学人文教育高地,助力 “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一流医学院建设。